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频道> 闽港交流> 社会文化 > 正文
“银发一族”:开启精彩人生下半场
2018-04-28 09:00:39 汪灵犀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康晓青  

港人寿命全球数一数二,女性平均寿命超过86岁、男性超过80岁,高龄人口增长迅速和人口急剧老化是香港面临的一大现实难题。预计到2040年,香港65岁或以上人口将达250万,占总人口约30%,老龄化给香港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挑战。香港特区政府如何应对?社会各界如何共同努力?老年人口如何“乐活”?本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讲述香港社会的“安老”之策,以飨读者。

——编者

香港上了年纪的人,有种不服老的心理,不喜欢被称“老”,因此社会普遍称他们为“长者”或“银发一族”。除了这两个称谓,香港社会还爱用“智龄”“乐龄”“活龄”等指代老年,“智龄”大意是智慧地老去,聪明地适应年龄增长而非一味抵抗;“乐龄”大意是快乐舒心的年龄,因为已卸去大部分家庭负担;“活龄”大意指积极地、活跃地老去,即仍积极参与社会事务。这些称谓,恰好构成了香港老人“积极颐年”的全景画面。

老壮有所为

香港人口老化的程度,在亚洲仅次于日本。按照香港民间智库——团结香港基金的推算,到2064年,香港人口的年龄中位数将达到51岁,超过1/3人口是65岁以上长者。到2064年,香港劳动参与率将由2014年的59.3%降至48.6%,每千名劳动适龄人口需要赡养567名长者,这对香港的经济及社会发展将构成重大挑战。怎么办?香港耆康老人福利会主席麦建华表示,这种情况下,长者重投职场有助于填补劳动力缺口,无论是会计、主题公园亲善大使、交通统计员,都是长者可以胜任的工作,可以继续为社会做贡献。

比如曾担任中国民生银行行长、汇丰银行中国区总裁的港人王浵世,退休后著作多本,又为杂志撰文,到电台、电视主持节目,并担任企业顾问或独立董事,还到内地和香港演说,分享金融经验。今年虽已69岁,依然体力充沛,精力旺盛,持续为社会创造价值。

“人口老化不只带来挑战,同时也创造了机遇。”香港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前局长杨永强也认为,可以采取新思维和态度看待老龄化问题,只要营造良好的环境,精力充沛的老龄人口也能继续有所作为。

“我们在2010年举办长者招聘会时,只有11个雇主参加,提供250个职位空缺。到2015年时已扩大至49个雇主、逾5000个职位空缺,岗位也趋向多元化。”麦建华介绍,香港耆康老人福利会还创办了“耆星课程”,教授长者求职技巧,包括选择适合的岗位、建立个人形象、面试技巧、职场“潮语”等,让长者与当下社会接轨。

老弱有所依

香港生活节奏快,普遍有三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高,慢性病缠身。为让老弱有所依,香港特区政府去年宣布,未来10年将预留2000亿港元推动医院发展计划,兴建更多新医院并扩展医疗设施和服务。特区政府实施的强制性公积金制度、职业退休计划等,也已成为雇员退休生活的重要储蓄来源。截至2016年底,强积金制度已经覆盖香港超过270万人,总资产净值超过6400亿港元。

同时,科技的发展让养老更智慧、更舒心。说粤语的机器人、多功能电动轮椅、自动化坐式淋浴机、有定位追踪器的时尚外套、监测老人安全的智能家居……这些“黑科技”在改善长者生活、减轻护老者和护理人员的负担和压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香港东华三院柏悦长者优质照顾服务站于2015年自日本引入7只不同颜色的智能海豹电子宠物,情绪低落或患有认知障碍的长者可以通过电子海豹,进行音乐、触觉、语言的互动,纾减焦虑情绪。“我记得有一名患有认知障碍症的长者,在第三次与海豹见面时已会讲完整句子,记得海豹的名字,说明这项新科技有效改善长者的心理、生理、社交能力。”服务站主任陈瀚儒说。

特区政府也大力支持安老事业的科技发展。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去年10月发表施政报告时指出,政府会预留10亿港元成立基金,资助安老服务单位试用及购买科技产品。

老童有所乐

香港市民谢珍珠退休后数年间以打麻将耍乐度日,自从接触音乐后已经很少再玩。她加入了“消化饼”乐队担任鼓手,打鼓之余还学习弹电子琴、吉他、低音吉他。谢珍珠说:“我不介意别人说我们是长者乐队,我的人生下半场活得非常多姿多彩,最重要的是每一天能够开心生活。”

香港有很多像谢珍珠这样的人,心态开放,富有生活热情,退休后能像“老顽童”一样,轻装出发,开启另一段人生。

现年72岁的关文田工作了47年,56岁那年从香港电话公司采购经理的岗位上退休。之后在香港专业教育学院当了3年讲师,把工作经验传授给学生。到60岁时,他开始另一种生活:穿戴上远足装备,登山涉水,接触大自然。“与其他人一起远足登山,结识同道中人,可以扩大社交圈子。而且远足可以令身体健康,保持活力,又可以欣赏郊野景色,心情变得开朗。”关文田说,接下来他打算挑战需要穿越美国3个州共4286公里的太平洋屋脊步道,用挑战筹得的慈善款帮助弱者。

“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角色,在职场上是他人的同事,在家庭中则是经济支柱,然而退休后角色转换。当退休人士失去这些角色时会感到空虚,有可能影响自信心及自我价值认可,出现焦虑情绪。”香港临床心理学家李智群建议,临近退休年龄的“新中年”要做好心理准备,包括正视身体机能衰退的事实,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兴趣,如摄影、远足等,从中找到与工作有别的另一种乐趣。(记者 汪灵犀)

香港回归20周年
更多》闽港要闻
更多》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