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香港3月26日电 题:继往开来 香港经济在新时代再启新征程——访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 新华社记者张欢 2018年对香港有多重意义:基于去年增势,经济前景继续向好;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香港会持续在国家全方位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发挥双赢效应;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香港将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捕捉经济多元发展的新机遇,开启新征程。 正如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所言,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策略,为香港带来巨大机遇。未来,香港仍然拥有竞争力,以自身独特所长,服务国家所需,并把握契机推动经济再上台阶。 以积极理念开创发展新局面 “本届政府开局平稳、社会气氛平和,所以政府想抓紧争回失去的时间,松一松绑可以使一些经济发展措施、利民措施尽早实施。”陈茂波说。 在本届特区政府的首份财政预算案中,陈茂波打破了每年公共开支不能超过本地生产总值20%的惯例,提出在2018年至2022年,每年以超过21%的公共开支比例,为未来投资、为市民纾困。 “我很赞同行政长官提出的新一届政府的理财新哲学,即在公共财政稳健的前提下,采取前瞻性与策略性的理财方针。”倾向于积极财政理念的陈茂波说。 他表示,去年香港经济在内外部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创6年增长新高、20年失业率新低,理想发展态势延续至今。但作为小型开放经济体,香港经济易受外围风险冲击,内部也面临一些长期性挑战。 他认为,财政司的职责既需要回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方面诉求,也需要为香港的长远发展建设稳固的基础。“五年之中我的工作有三大目标: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投资未来以令香港更加宜居宜业;建设关爱共享的社会。” 国家助力香港发挥独特优势 陈茂波认为,香港经济的发展,始终与国家蓝图和策略紧密交织。 在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陈茂波以“改革开放”这条主线阐释了香港与内地经济融合互惠的关系。 改革开放之初,港商率先响应改革开放政策,将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国际营销网络带进内地,香港的制造业也乘势北移。其后,内地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对专业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促使香港经济转向服务型结构。最近十年,香港进一步成为内地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一方面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助力国家在风险可控的原则下推进金融领域双向开放。 陈茂波表示,香港在国家改革开放的每个阶段都扮演着独特角色,既从中助力,也趁势转型。未来在国家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香港的角色也不会淡化。 国家在“十三五”规划的港澳专章中已经明确: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三大中心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和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功能;推动融资、商贸、物流、专业服务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支持香港发展创新及科技事业;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 “‘一国两制’是保持香港繁荣稳定的基石。未来,香港像过去一样保持灵活走位,就可以一如既往以所长服务国家所需,并找到自己不可替代的位置继续繁荣精彩。”陈茂波说。 在新时代机遇开启新征程 “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是中共十九大报告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共同强调的政策方向。 “国家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加上世界经济复苏回暖,只要善于把握机遇,香港一定可以乘势起飞。”陈茂波说,香港在中长期为经济开拓空间,应该锁定“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便利营商三个关键。 陈茂波谈到,“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对基础设施、高端生产型服务、资金的庞大需求,是香港融入其中的机遇。 香港的专业人才可以提供基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支援、设计、建造、管理营运等多元化服务。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可以吸引与基建相关的投融资,吸引企业在此设立财资中心,还能够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丰富的离岸人民币服务。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香港的机遇将更为直接和短中期可见,重点有三个:双市场、创新科技产业、土地资源。”陈茂波说。 大湾区可以为香港的优势行业提供广阔市场,香港也可与内地企业协力开拓国际市场。大湾区的龙头创科企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的城市,能够与香港互补,成就一个贯通产业上中下游和汇聚人才、科研机构、企业的国际创科中心。 “香港还是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加强与多个经济体的区域合作,将使香港收获更多商机。”陈茂波说,本届特区政府会拆墙松绑,创造有利营商的环境。 目前,香港已签订6份自由贸易协定,缔结20份投资协定,与近40个税务管辖区签订了全面性避免双重课税协定。 陈茂波表示,这些工作不仅有利港商,也便利更多内地企业将香港作为基地到海外投资。香港还在积极铺展更为广阔的贸易投资和税务协定的网络,以此强化国际贸易及投资枢纽的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