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夜幕降临,清流县温家山小学操场上,锣鼓声响起,客家民俗活动——“地滚龙灯”开始上演,令近千名群众大饱眼福。 温家山“地滚龙灯”相传从北宋末年开始,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2010年5月10日,曾作为福建地方文化遗产,参加上海世博会花车大巡游活动。 据了解,滚灯由本地村民制作,以竹子为主要材料,滚灯大小,按个自喜好做成直径1——5.5米不等的各式圆形竹架。“车身是两边带有竹节的竹筒,中间挖出的孔用于置放火把,左右两边的竹节处挖出小孔用于置放螺杵,车身是固定整个滚灯的中枢,必须牢固。”有着几十年滚灯制作经验的温求旺介绍。 “滚灯的制作和游行在以前是很有讲究的,领头的滚灯高度,一般与道路两边房屋瓦片的高度相当,如果哪家的房屋乱搭乱建,屋檐超过瓦片到路面的部分,滚灯一经过,就会把多出的部分滚掉。”村里的老人说,滚灯活动都在夜间进行,把点燃的火把插进竹筒,锣鼓乐队在前方带路,后面滚灯从村庄山顶接龙而来,蜿蜒逶迤如一条长龙,从村头到村尾来回循滚。 所到之处,鞭炮震响,观者如堵,村民纷纷在各自门前焚香祭拜相迎,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平安吉祥。 (本报清流记者站 杨 颖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