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頻道> 八閩鄉訊> 南平 > 正文
建陽:打造「建窯建盞」金質名片
2018-02-28 10:23:53  來源:閩北日報  責任編輯:康曉青  

建盞發源地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近年來深挖建盞文化潛力,以技術革新、工藝創新驅動發展活力,以「工匠精神」打造「建窯建盞」品牌,引領建盞文化産業發展行穩致遠。

興文化:千年「窯都」再出發

初春時節,在建陽城區數十公裏外的水吉鎮,建窯遺址掩映在一片青山翠林之間。在遺址內一處古窯爐,青磚梁柱、黑瓦蓋頂修建一新,水泥護欄兩邊建有步道,陸陸續續有參觀者拾級而上,一覽千年古窯舊貌。

這是一處上世紀90年代被發掘保護的古窯爐,也見證了建窯遺址20多年來的滄桑變化。「最早時三個月都沒一個人來,近些年參觀者逐年增多,今年春節都有人來。」遺址管理員邱家義介紹,古窯爐遺址的保護日趨規範,現已加裝了8個監控攝像頭,還組建了保護巡查隊伍。

對于建盞文化的複興,建陽區建窯建盞協會會長韋武感同身受,他把建窯遺址比作「星星之火」。「建盞在宋元之後湮沒無聞,上世紀80年代建盞工藝得以恢複,而建盞文化回到曆史舞台,可以說源起于建窯遺址的發掘。」韋武說。

文化傳承與創新,關鍵在于人。2013年起,建陽區先後任命了41名區級「建窯建盞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科學的建盞技藝傳承機制、人才獎勵機制日臻成熟。

漫步在建陽區的大街小巷,隨時可見各種門臉的建盞店鋪,建盞文化創意街、建盞特色小鎮也初具規模,與建盞相關的點茶等傳統技藝受到熱捧。如今,建盞作為建陽區代表性的文化符號,又重新熠熠生輝。

強産業:創新驅動發展活力

走進建盞技藝傳承人吳立主的工坊,按照煉泥、拉坯、上釉等不同的工序,工坊被精細地分隔開來,多台電燒機正在燒制建盞,吳立主根據秒表的提示音,向電燒機投入成段的松木,霎時騰起熊熊的火苗。

記者走訪多家建盞企業發現,如今的建盞燒制大多已告別柴燒,轉而采用節能環保的電燒。吳立主信心十足地說:「電燒還能精確控溫,在800至1200攝氏度的高溫範圍內,可以還原出100多類斑紋各異的釉面,漂亮的創新産品根本不愁銷路。」

建盞研究專家謝道華分析說,目前的建盞燒制工藝在很多方面已不輸宋代,電燒技術的普遍推廣大大提升了成品率、精品率,在器型方面也不斷創新,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單一茶碗,向酒具、擺件、香爐等領域拓展。

建陽區文體新局局長徐衛兵表示,截至2017年底,建陽區共有建盞企業和個體戶1650家,大到規模以上的龍頭企業,小到家庭式的生産作坊,産品遠銷北京、上海、日本等國內外市場,年産值約13.5億元,建盞産業真正成了富民産業。

「建盞産業像一個蹒跚學步的嬰兒,個頭矮小,還需要扶持和引導。」徐衛兵說,通過補貼企業購買現代化生産設備,為建盞文化街入駐商鋪實施減租和裝修補貼等政策,建盞産業正向規模化、科技化、生態化方向升級。

塑品牌:「工匠精神」引領行穩致遠

「砰!砰!砰!」12只剛剛出爐的建盞,被陶藝師李細妹用錘子一個一個親手敲碎。走過十多道工序,曆經十多個小時淬火的建盞,可能只是因為一小塊碗口的破損,就無法被擺上貨架,這是建盞「匠人」自覺的職業操守。

「建盞早期不被市場承認,提著一大袋子到北方去賣,哪裏能賣得上價錢。」與如今的供不應求相比,李細妹憶苦思甜,「我們要有『工匠精神』,要精益求精抓質量,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

陶藝師蔡龍則嘗到了營銷推廣、品牌塑造的甜頭,他利用經銷商之間的競爭,以「誰違規,就斷貨」建立價格管控體系,打造中高端市場品牌。他說:「我的建盞很少有單價低于1000元的産品,近兩年,建盞産量在下降,質量有保障,銷售額穩步提升。」

近年來,建陽建盞産業品牌建設成績斐然。一批企業被授予福建省名牌産品、南平市知名商標,特色品牌群體逐漸形成。2015年7月,「建陽建盞」又獲注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給盜用「建陽建盞」品牌行為設置壁壘。

建陽區委宣傳部部長劉寒表示,建陽將加快建窯建盞質量監測中心建設,突出「大建盞與大文化」融合聯動發展的産業格局,持續培育壯大建窯建盞文化産業發展。(新華社發)

香港回歸20周年
更多》閩港要聞
更多》圖片新聞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