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频道> 八闽乡讯> 泉州 > 正文
发光气球虽好看 安全隐患要警惕
2018-02-27 17:13:06  来源:泉州网  责任编辑:杨龙威  

核心提示

目前,市面有一款发光气球,名为波波球,深受儿童和情侣的追捧,但有不良商贩充入氢气,让这种气球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据媒体报道,去年在南京,因这种气球发生爆炸,4人被不同程度灼伤,最严重的达到二度烧伤。时下正处于寒假时间,又临近元宵节,我市是否有售卖这种气球?里面装的是什么气体呢?昨晚记者进行了调查走访。□记者 吴志明 文/图

记者昨晚走访发现不少商家在出售发光气球,大多充入的是空气。

事例 发光气球爆炸 易导致烧烫伤

去年11月份的一天晚上,南京就有4人被发光气球炸伤,其中2人烧伤较重。当晚,26岁的赵先生(化名)和他的朋友一行四人在外聚餐,吃完饭后在马路上看到有人卖闪光气球很是好看,便上前给同行女士买了五六个。随后四人乘坐出租车回家时,一个朋友的烟头一不留意碰触到了其中一个气球,没想到五六个气球在车内瞬间爆炸。

据了解,赵先生等人送到医院时,都有不同程度的烧烫伤,2人轻伤,2人伤势较重。赵先生是其中伤势最重的,初步诊断,他的面部和四肢都达到2度烧伤。还有一名同行的女子面部有灼伤。

记者在百度输入“发光气球、爆炸”的关键词,搜索到了十几万条相关信息。记者查询发现,广东去年也曾经发生过类似事件。当时,东莞市儿童医院接诊了一名被气球炸伤的儿童。宝宝面部及双手前臂都是浅Ⅱ度的烧伤,烧伤面积达7%,大片大片的水泡浮现。其中右手最为严重,一层表皮直接炸撕掉了。

走访 不少商家有售 称充的是空气

昨晚,记者来到中心市区圣湖路,并没有发现有商家售卖这种气球。记者沿着丰泽街一路来到鲤城区,沿途小店也未发现。市区府文庙广场虽然有不少人在售卖玩具和花灯,但没有发现这种发光气球。随后,记者来到涂门后街民权路,在一家喜庆用品店记者看到了这种气球,店家表示一个20元。记者询问里面充的什么气体,店家表示就是平常的空气。

在市区新门街一家卖字画的店门口,一个纸箱里插着七八个发光气球,很是漂亮。看到记者逗留,一名工作人员拿着一个新的气球走了出来。记者注意到,她手上的气球刚刚充好,店里的地板上还放着一个打气筒。记者询问这些气球里装的是什么气,这名工作人员表示是普通的空气,“你看,这个是刚刚打好的。”说着就将气球装在托杆上,并拉上彩灯带。在新门街,记者还看到有另外两三家在售卖这种发光气球,但店家无一例外都表示充的是普通的空气,“氢气会爆炸,不敢卖!”不少商家纷纷表示。

花了15元买了一个紫色的发光气球,记者研究了一番发现,这种气球的构造非常简单,零部件包括一个气球、一根透明的托杆、一串LED彩灯带和两节电池。整个球体是透明的,气球外面被很细的彩灯带环绕,彩灯带穿过空心的塑料托杆,另外一头连着一块能装两节5号电池的电池盒,电池盒上有个按键,可以随时控制灯带开关。一打开按键,托杆连同球体上的小灯就闪闪发光。记者拆开彩灯带,拿起气球往空中一扔,气球随后掉到了地板上。

记者在淘宝网上输入波波球带灯,立刻出现了大量的商品,不少商家标明“全部使用空气、安全可靠、不燃不爆”,有的还标明买就送打气筒。

提醒 不随便玩气球 防止危险发生

“一般的气球爆炸不会造成伤害。会造成伤害的,主要是因为气球内充的是危险气体。从安全性角度考虑,充普通空气最安全,但气球很难飘起。充氦气也比较安全,氦气是一种惰性气体,不容易与别的元素产生化学反应。但是因为氦气的成本比较高,所以就有不良商贩拿氢气来替代,氢气是易燃易爆气体,遇到明火或高温会发生爆炸,一旦引燃,气球塑胶熔化滴下的液体,粘在人体皮肤上还会造成皮肤烫伤。”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记者了解到,其实早在2006年7月,国家有关部门就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施放气球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在公共场所禁止灌充、施放氢气球,严禁在各种场合灌充手持氢气球,儿童玩耍的气球里应充装惰性气体。

相关人士介绍,氦气相对于氢气来说虽然比较稳定,但体积较大的氦气球,在密闭的空间内气体还是会发生压力改变,产生的冲击波也有危害性,一旦压力急剧改变,发生爆炸后引燃气球,熔化滴下的液体粘在人的皮肤上,还会造成皮肤烫伤。

消防部门提醒:购买此类气球时,一定注意不要选择里面含氢气、氦气以及其他可燃气体的;其次要仔细检查气球表面和连接点有无裂缝等情况,必须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玩气球时,尽量远离火源和尖锐物品,以防出现燃烧、爆炸等危险情况发生。

一旦发生爆炸,如何急救?医生提醒,伤者应用冷水冲洗伤口,直到不痛为止,随后尽快去医院。此外,不要呼喊,避免引起呼吸道烧伤,否则可能会加大治疗难度、增加死亡率。

 

相关阅读:
香港回归20周年
更多》闽港要闻
更多》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