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過新年了,多虧政府幫我找銷路,讓我把魚賣完,我可以安心過年了。」2月7日,將樂縣大源鄉將王坑村59歲的劉金生激動地表示,今後自己一定更加努力,早日致富奔小康。 劉金生是大源鄉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之一,因身體原因無法從事較重體力活,還要撫養11歲的兒子。此前很長的時間裏,他都靠打零工為生。去年上半年,大源鄉政府聯系縣商務局把他列為幫扶對象,出資3萬元幫他修建7畝魚塘,放養了4000余尾魚苗,讓他有了自己的小事業。到了年底,魚塘裏飼養了2年的魚到了對外銷售的時候,但因為不善于銷售,劉金生遭遇了銷路難題。得知這一情況,鄉裏又幫助他協調縣永輝超市進行統一收購,當天共收購1750公斤草魚,劉金生獲得2.1萬元銷售款。 加大精準扶貧力度,多種扶貧方式多管齊下。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大源鄉成立精準扶貧工作隊,堅持「一村一政策、一戶一方案」,采取貸款支持、産業扶貧等措施,細分扶貧人群,制定産業扶貧、教育扶貧等幫扶措施。目前,該鄉精準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戶49戶153人。針對産業扶貧,鄉裏通過與金融部門對接,設立大源鄉扶貧小額信貸風險擔保基金50萬元,扶貧幫扶基金20萬元,為有意向自主創業的貧困戶提供資金支持;位于肖坊村的候鳥旅居基地正處于緊張的建設中,鄉裏利用專業合作社、村級公司、農業大戶等資源優勢,通過吸納貧困戶就業、股份合作等有效方式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加大政策、金融、電商扶貧等方面知識的培訓力度,不斷提高黨員服務群衆,特別是精準扶貧的能力;搶抓各項精準扶貧工程帶來的契機,為幫扶對象送去致富信息、傳授生産技術、打開致富門路,引導困難群衆發揮主觀能動性,幫助他們脫貧致富。眼下,全鄉共有32戶貧困戶通過産業就業扶持得到幫扶。 下一步,大源鄉扶貧工作隊將繼續當好貧困戶與市場連接的「服務員」,積極探索創新銷售模式,更好地解決土特産與市場對接的問題,幫助貧困戶發展特色優勢産業,努力帶動貧困戶致富創收,爭取早日奔小康。 (作者:丁麗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