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頻道> 八閩鄉訊> 龍岩 > 正文
永定:春節期間紅色旅遊熱
2018-02-24 15:21:50  來源:閩西新聞網—閩西日報  責任編輯:楊龍威  

2月16日大年初一,在永定區岐嶺鄉下山村牛牯撲自然村,人們在毛澤東同志居住地——青山下竹寮「饒峰書房」瞻仰、參觀、留影。

春節期間,許多人來到著名的「古田會議」決議案的孕育地青山下竹寮「饒峰書房」,體驗毛澤東、張鼎丞、鄧子恢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戰鬥和生活過的地方,感受開展革命鬥爭的艱辛,接受紅色教育。

永定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央蘇區21個組成縣之一,在1926年就建立了福建省第一個農村黨支部。1928年舉行了震撼八閩的「永定暴動」,創建了福建第一支紅軍部隊,被譽為「紅旗不倒之鄉」。永定區岐嶺鄉下山村是著名革命基點村,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是閩、粵、贛著名的革命根據地,以牛牯撲自然村為核心區的革命根據地有「紅色小井崗」之美稱。1929年8月22日,毛澤東(化名楊子任)在參加完中共閩西「一大」之後,因患瘧疾,偕夫人賀子珍,在粟裕的護送下來到岐嶺下山牛牯撲,下榻華興樓,準備在此休養。住了幾天後,中共永定縣委領導感覺這裏不安全,建議搬遷。于是把毛澤東住處搬至青山下,縣委迅速組織人員搭建竹寮。竹寮高3.5米,面積12平方米左右,內設有床、桌、凳等物,全部竹制,門楣還挂上由毛澤東親筆書寫的「饒峰書房」竹匾。在此竹寮10米的地方還建一座簡易竹寮,住上警衛員和炊事員。同年9月17日,毛澤東離開此地,共住20多天。期間,毛澤東到牛牯撲、雨頂坪、白臘坑等村莊開展農村調查,在竹寮與張鼎丞、鄧子恢、譚震林等閩西革命領導人一同探討黨和軍隊建設,思考革命未來。毛澤東回顧並撰寫了紅4軍自建軍以來的工作總結,包括軍隊建設、黨的建設、軍隊與黨的關系,軍隊與地方蘇維埃政府的關系等,是著名的「古田會議」決議案的孕育地。

(通訊員 蘇高龍)

相關閱讀:
香港回歸20周年
更多》閩港要聞
更多》圖片新聞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