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2012年12月21日,王起鹍(前排左三)陪同厦门市侨联拜访香港侨友。 王起鹍,男,缅甸归侨,致公党中央海外联络委员会委员、厦门市政协特邀研究员、致公党厦门市委原副主委、厦门市侨联原副主席。本文依据其口述整理。 在香港,有这么一群老人,他们曾经从南洋回归祖国,后又移居香港,至今已40余年。如今,这些侨友们都已白发苍苍,但是,他们“爱国、爱港、爱乡、爱侨”的那份赤子之心却永恒不变…… 1997年6月苏培祥夫妇(前左一)与香港集美侨校校友一起参加庆回归公益金百万行活动 建侨友之家 促进团结与互助 1982年2月,郑光煌、许灿、王钦贤、王忠诗、古宣辉等一批侨友发起成立香港“侨友社”,成为香港侨界成立较早、面向基层的重要归侨社团组织。同年,在邓纪生、苏培祥、叶联意、陈长龙、林益谦、林秉雄等集美侨校与集美中学一批侨生的倡议下成立了“香港集美校友会”,校友们弘扬嘉庚精神,秉承“爱国、爱港、爱校”的宗旨,把曾经在集美学习、工作的成千上万的侨生,团结在“华侨旗帜”陈嘉庚先生之下,成为具有“校友会”和“侨友社”双重性质的特殊群体,至今香港侨友社与香港集美校友会同在一层楼里办公与活动。侨友们边“打工”边参与社团活动,主动融入香港社会,至今走过了35年曲折和艰辛的历程。 记得1983年10月21日,厦门举行纪念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70周年庆典,我参与接待了刚成立不久的香港侨友社和香港集美校友会的郑光煌、苏培祥、陈长龙、陈顺生、林益谦、陈训荣、何仁发等侨友们。在归来园举行的陈嘉庚铜像揭幕典礼上,看到他们面对“华侨旗帜,民族光辉”伟人的题词,心底久久不能平静,虽然他们都移居香港,但陈嘉庚的形象和思想一直留在他们的心中,在爱国主义精神感染下,香港侨友社和香港集美校友会成为广纳侨友的“归侨之家”…… 现在,两个社团都由成立初期的不足百人,发展到两三千人。别看他们人数不多,但他们代表着香港的各个阶层的归侨侨眷,而且他们的身影和足迹遍及香港各界社团和各大专院校在香港的侨团组织,如1991年成立的香港缅华互助会,1993年成立的香港华侨华人总会,2004年成立的香港侨界社团联会,以及相继成立的印尼、越柬老、菲律宾等区域性社团组织。 2007年10月7日香港集美校友会在香港举行首届全球集美校友联谊大会 “九七”的香港 赤子心灵的回归 1997年11月24日,我以厦门市侨联副主席的身份,在香港尖沙咀海城大酒楼参加“欢庆香港九七回归祖国、庆祝香港集美侨校同学会成立八周年”的联欢会。那天500多位嘉宾和校友,不分职位、贫富,不分侨居国和居住区域,大家欢聚一堂庆香港九七回归、谈香港未来前景。 我现在仍记得时任理事长、印尼归侨叶联意说的话。他说,希望校友们能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侨胞的爱国志气,以赤子之心,本着对祖国、对民族高度负责的精神,团结在港的归侨侨眷,凝聚爱国、爱港、爱侨、爱乡的力量,积极参与香港过渡时期的社会事务活动,投入神圣的回归伟业之中,做一个对香港回归祖国作出贡献的支持者。 其实,移居香港的集美校友们,绝大多数是归侨,曾在国内学习、生活和工作过,他们当中有的在祖国改革开放初期到大陆投资设厂、做生意,跟祖国建立了深厚的爱国情;有的侨友积极引导海外亲友,发挥“内联外引”的桥梁中,在推动两岸经贸、文化交流、促进祖国统一等方面做了积极的作用。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之后,到内地打工成为时髦的话题。有的侨友携资金和技术到内地寻找拓展自己事业的舞台,参与家乡建设;有的侨友跟随香港公司企业内迁而到内地打工;有的侨友受聘国外亲友回内地打工;更有许多侨友,凭着自己天时、地利、人和的优越条件和“内地通”的特点,发挥自己“侨”的优势,在来往香港和内地之间,为拓展自己的事业,为牵线搭桥,为家乡经济的发展而奔波。 2016年6月27日王起鹍与《香港侨爱基金有限公司》基金会董事长王钦贤侨友 融入香港,迈向未来,也就成为各侨友组织今后开展工作的目标。当年香港侨友社还提出:“未来美好的香港有待大家去创造,侨友社每一位成员作为香港市民的一份子,必须勇于站出来,去迎接新的挑战!”这在当时,是代表了香港广大归侨侨眷的心声。 回归十周年 赤子同心为香港 香港回归10年后的2007年,“爱香港,赤子心系祖国”已经在100多万的香港归侨侨眷、华人华侨心中开花结果,大大小小的100多个民间“侨友”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在香港迅速发展。这些侨团成立时间长短不一,历史背景各异,但本着“互相尊重、共同促进”的原则,弘扬了他们创会宗旨,团结港区广大侨胞和归侨侨眷,在推介《基本法》、贯彻“一国两制”、维护香港繁荣稳定,推动两岸和平统一以及支持内地经济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可谓贡献良多。 2007年,一些侨友虽已退休,但仍然热衷于侨友的工作,而他们的子女成为建设繁荣香港的一代新人,并在父辈的影响下,慢慢地认识到,今天的香港,经济能有这样一个好的态势,固然离不开香港自身的基础和香港人自己的努力,但更离不开“一国两制”的实施,离不开国家的支持。 “共携手,为香港的繁荣”成为侨友们的共识。香港回归10年,“一国两制”变为现实,侨友们看到“一国两制”在香港切实说到、做到了,深深体会到的不仅是“马照跑,舞照跳,财照发”,而且回归后更加切身感受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尊严和骄傲。 2007年10月,在香港回归10周年之际,世界各地集美校友汇聚到香港,参加由香港集美校友会主办的首届全球集美校友联谊大会暨香港集美校友会成立25周年,同时举办“集美论坛”,为集美各校和海内外广大集美校友,以及关心支持家乡建设、陈嘉庚事业的各界人士提供了联络、交流、学习的机会。 银发迎回归 20年赤子见真情 2017年,20年前的侨友们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家了,大部分侨友退休后专心为社团和侨友们服务。特别近几年来,香港的侨友们在各自的社团,积极配合、参与香港侨社联会举办的一系列重大主题活动。 香港侨界社团联会会长余国春出生于印尼,他亲身见证香港回归祖国后的变化。他告诉我,如果社会混乱,整个香港都会沉下去,如果社会不依法办事,会令投资者担忧,影响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福祉。香港集美校友会会长、印尼归侨王钦贤则说,他们身为归侨,深知“有强大的国家做后盾,才能更好地立足,所以要爱国。” 我听到王钦贤侨友介绍说:近年来,在国侨办开展针对海外华社的全球性“八项惠侨”政策的感召下,他和香港侨友社会长黄英来及一些侨界企业家自愿组织成立了“为侨服务、为基层侨服务、为贫侨服务”为宗旨的香港侨爱基金有限公司,并筹集了第一批善款港币约500万,更可喜的是,还有一批年轻的企业家也加入到基金会中参与公益。 王起鹍/口述 许丹/撰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