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頻道> 八閩鄉訊> 龍岩 > 正文
龍岩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
2018-01-16 10:07:00  來源:閩西日報  責任編輯:康曉青  

龍岩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

2018年1月8日龍岩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

龍岩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 張天洲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大常委會委托,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過去一年的主要工作

過去一年,是新一屆市人大常委會履職的開局之年。一年來,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常委會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和省委、市委全會精神,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認真行使憲法法律賦予的職權,充分發揮地方國家權力機關作用,較好地完成了市五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工作任務。

一、堅持黨的領導,政治站位得到新提升

旗幟鮮明講政治。常委會始終堅持黨的領導,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在市委領導下依法行使職權,把黨的領導貫穿于人大履職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充分發揮黨組領導作用,認真落實向市委請示報告制度,使人大工作始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從制度上法律上保證黨委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制定黨組工作規則、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清單等工作制度,進一步強化黨領導人大工作的政治保證。

依法決定重大事項。主動跟進市委重大決策部署,及時作出開展「創城我先行、代表作表率」活動的決定,為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發揮人大作用、貢獻代表力量。及時作出批準政府債務限額、調整市級收支預算等多項決議,積極支持政府有效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依法做好人事任免工作。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和人大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權的有機統一,嚴格任免程序,完善擬任職見面發言、頒發任命書、舉行憲法宣誓等制度。一年來,共任免政府組成人員36人次、審判人員10人次、任命和批準任命檢察人員10人次,接受辭職3人次,為建設新龍岩提供組織保證。組織憲法宣誓36人次,增強國家工作人員憲法意識,彰顯憲法尊嚴和權威。

二、彰顯地方特色,立法工作邁出新步伐

常委會積極發揮立法主導作用,按照「急需先立、精準立法、質量至上」的要求,突出本地需求和特色,紮實推進立法工作。

率先在全國制定紅色文化遺存保護地方性法規。為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文化,把紅色文化遺存的保護、管理、利用納入法治軌道,常委會認真落實市委要求,組織制定了《龍岩市紅色文化遺存保護條例》,經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並報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批準,成為全國首部由設區市制定的紅色文化遺存保護地方性法規。

立法工作機制建設走在全省前列。制定了本屆五年的立法規劃和2017年度立法計劃。在全省新獲立法權的設區市中率先建立健全地方立法工作相關機制,起草了加強和改進地方立法工作的意見報請市委轉發實施,保證地方立法工作始終在黨委的領導下進行;制定了立法評估、論證、協商、專家顧問等9項地方立法工作制度,著力提高立法工作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水平。組織對《龍岩市曆史建築和傳統村落保護條例(草案)》進行通過前評估,作出了擱置審議的決定,保障立法效果。設立地方立法「智庫」,聘請了13名立法專家顧問,確定了16個地方立法聯系點,配足配強立法工作隊伍,進一步夯實立法工作基礎。

規範性文件備案審查進一步加強。制定規範性文件備案審查工作規則,進一步規範備案審查工作制度。加強與制定機關溝通協調,促進市政府和縣(市、區)人大常委會提高規範性文件質量,提高備案審查工作實效。一年來,共審查市政府報備的規範性文件66件,辦結63件,有效維護法制統一。

三、著力增強實效,監督工作展現新作為

按照「黨委有要求、群衆有期盼、政府能辦到」的原則,實施正確監督、有效監督。一年來,組織對5部法律法規的執法檢查和調研,聽取審議「一府兩院」專項工作報告23項,作出決議決定4項,開展專題詢問和滿意度測評各1項,組織專題視察6次,對市政府5項專項工作進行評議。

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按照「穩中求進」的總基調,高度關注經濟運行,聽取審議2017年上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現代服務業發展、工業項目建設等情況報告,促進政府出台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和工業項目建設的政策措施,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開展中心城區地下綜合管廊規劃建設、行政審批服務效率等專題調研,常委會領導挂鈎市「重中之重」項目9個,合力推動「三大戰役」深入實施。

推進全口徑預算管理。深化預決算審查監督,聽取審議2016年市級財政決算、市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工作、2017年上半年預算執行等報告,批準2016年市級決算、2017年市級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和舉借計劃、2017年市級預算調整方案,促進市政府及其職能部門進一步轉變預算理念,強化預算管理和監督,防範和化解債務風險,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

促進民生保障改善。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圍繞人民群衆普遍關切的「醫食住行教」依法開展監督。聽取審議學前教育工作報告,提出審議意見,得到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制定落實發展學前教育的具體措施,把審議意見轉化為行動計劃;針對中心城區百姓反映強烈的「上學難」問題,開展專題調研,提出意見建議,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組織代表視察中心城區創城工作,督促相關部門落實責任,助力打好創城攻堅戰。高度關注食品安全工作,聽取審議市政府專項工作報告,開展專題詢問,並與省人大聯動開展《農産品質量安全法》執法檢查,推動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有效實施,確保人民群衆「舌尖上的安全」。開展基層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調研,推進補齊基層短板,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開展困難歸僑僑眷扶貧救助工作調研,提出意見建議,促進散居困難歸僑僑眷生活得到改善。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助推生態市建設,首次聽取審議政府年度環保狀況和環境目標完成情況報告,並形成制度性安排,強化對政府落實環保責任的監督;持續監督重點流域水環境保護工作,組織開展環保世紀行宣傳采訪活動,聽取審議意見落實情況報告,進行滿意度測評,有力推動重點流域水環境保護;聽取審議生態檢察工作報告,支持檢察機關完善司法職能,創新司法服務;回應群衆關切,跟蹤監督中心城區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推動7溝3溪得到有效整治,還市民一條日漸清澈的龍津河。

推動農業農村工作。組織代表視察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建設,力促實現強村富民。開展防洪「一法一例」執法檢查,跟蹤監督審議意見落實,推動防洪水利設施有效整治。開展國有林場改革與發展情況調研,提出立足森林資源優勢、創新經營管理機制等建議,推進國有林場改革發展。開展健康扶貧專題調研,務實做好挂鈎鄉鎮脫貧工作,促進政府加大工作力度,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堅持問題導向,上下聯動開展禁毒「一法一例」執法檢查,推動落實防控措施,強化依法治理,深入打好禁毒人民戰爭。開展《律師法》等法律法規執法調研,推動法治龍岩建設。聽取審議市法院執行工作報告,推動打好執行攻堅戰。聽取審議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工作報告,要求加強宗教事務管理,發揮好宗教服務經濟社會建設的作用。回應群衆反映強烈的「電信詐騙」熱點問題,開展防範和打擊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情況調研,督促有關部門加大預防和打擊力度,創造安全和諧的網絡環境。制定完善信訪工作制度,加大信訪督辦力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一年來依法受理人民群衆來信來訪314件次。

創新監督方式方法。對市政府中心城區暢通工程、人民調解、「多證合一」改革、調優林分結構、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等專項工作進行評議,促進政府及其組成部門強化執政為民理念,落實為民舉措,不斷滿足人民群衆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和要求。聽取審議審計查出問題整改落實情況報告,建立審計查出問題整改工作監督聯動機制,推動預決算監督由程序性向實質性轉變,管好人民的「錢袋子」。完善專題詢問方式,直面問題、緊貼民生,並以電視錄播方式公開專題詢問實況,提升監督的影響力。強化對審議意見辦理的跟蹤督查,建立落實督查通報制度,提升監督實效。

四、發揮主體作用,代表工作實現新突破

常委會以創新思路、改進方法為抓手,以密切代表與人民群衆聯系為重點,充分發揮代表主體作用,紮實推進代表工作。

創新代表工作機制。制定進一步加強代表工作的意見,通過完善機制、創新方式、保障服務,調動各級人大代表的履職積極性、主動性。建立「三聯一述」代表工作制度,組織開展「代表聯系月」活動,代表中的市各套班子領導率先垂範、帶頭聯系代表,共有5千多名市縣鄉三級人大代表參與活動,走訪聯系各級代表和群衆2萬多人次,收到建議意見1千余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人民代表報》以「讓代表有位更有為」為題刊發推廣活動經驗。

提升建議辦理實效。創新代表建議交辦、辦理工作,建立重點建議由政府分管領導領辦、常委會領導督辦、責任委室跟蹤落實的辦理機制,采取「一案一表」方式,明確辦理事項,強化跟蹤督辦,有效推動小溪河流域治理、扶持貧困鄉項目建設、革命基點村債務化解、加強基層醫療機構建設、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等建議的落實。完善代表建議辦理「回頭看」制度,將辦理情況列入績效考評,公開辦理結果,提高建議提出問題的解決率。從代表反饋的意見看,滿意或基本滿意的占98.12%。

強化履職服務監管。加強代表培訓,先後組織初任培訓、履職培訓,做到全員覆蓋,有效提升代表的綜合素質和依法履職能力。擴大代表對常委會工作的參與,堅持邀請代表列席常委會會議,參加立法、監督、執法檢查、視察調研等活動,堅持向代表通報常委會會議情況,重要工作征求代表意見。探索建立政府重大建設項目進展情況向人大代表專題報告制度,組織全國、省、市、區四級人大代表聽取市、區政府中心城區城建項目征遷工作報告,拓寬代表知情知政渠道。建設完善代表履職服務平台,建立代表履職檔案,實現代表基本信息、履職活動信息電子化管理,代表議案建議網上提交和交辦,為代表履職創造良好條件。同時,強化代表履職管理與監督,完善代表退出機制,一年來許可對市人大代表采取強制措施1人,接受辭職3人。

五、積極探索創新,縣鄉人大「閩西實踐」取得新成效

常委會深入貫徹中央《關于加強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的若干意見》以及省委、市委實施意見精神,切實做好新形勢下縣鄉人大工作。開展專題調研,為推進縣鄉人大工作與時俱進「問診把脈」。總結提升、創新發展上杭縣才溪鎮人大主席團「1479」工作法,為基層人大工作提供「閩西實踐」藍本。選擇九個鎮作為試點,通過加強上下級人大的聯系與協同,務實推進鄉鎮(街道)人大規範化建設。確定武平縣人大作為全市加強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的先行先試示範縣,支持其創出經驗並向全市推廣。《人民代表報》等媒體推出專題報道,介紹推廣我市縣鄉人大工作「閩西實踐」的具體做法與成效。

六、提升能力素質,自身建設躍上新台階

常委會主動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全面加強自身建設,著力提升依法履職能力。

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始終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深刻領會、準確把握十九大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紮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堅持常委會黨組中心組學習制度,組織開展向廖俊波、塗太陽、古田派出所學習等系列活動,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

加強紀律建設。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嚴格執行黨章黨規黨紀,規範黨內政治生活。持之以恒抓好作風建設,認真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紮實推進市委2號文件精神落實。積極支持市紀委派駐市人大機關紀檢組工作。倡導爭當對黨忠誠、推動發展、依法履職、為民服務、塑造形象「五個表率」,努力營造風清氣正、心齊事成的良好環境。

加強制度建設。根據新時代人大工作的新要求,進一步健全完善組織制度和工作制度,全面梳理、修訂、彙編原有各項規章制度,促進人大工作制度化、規範化。制定實施常委會黨組會議、主任會議議定事項的督查通報制度,推動工作落實。堅持常委會專題講座制度,加強履職學習培訓,夯實履職盡責基礎。

加強人大宣傳和理論研究。創新代表履職宣傳,每周常態化開展「代表履職進行時」宣傳報道。一年來,在市級主流媒體共宣傳報道了36位基層代表的履職情況,既反映了代表履職成效,又促進了代表依法履職。創新課題研究調研方式,結合常委會創新實踐確定研究課題,總結提升實踐成果,理論研究成效明顯。

加強與上下級人大的聯系。主動接受省人大常委會的監督指導,認真做好上下級人大工作聯系指導,積極做好全國人大、省人大和外省市人大來岩調研、檢查、考察、培訓等活動的服務保障工作,展現了龍岩人大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市五屆人大常委會工作實現良好開局,是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全體市人大代表、常委會組成人員、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和常委會機關工作人員兢兢業業、履職盡責、紮實工作的結果,是「一府兩院」和各縣(市、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密切配合、團結協作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充分信任、大力支持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大常委會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常委會工作中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立法的精細化程度有待進一步提高,監督工作的實效性有待進一步增強,基層人大建設及代表工作有待進一步推進,依法履職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我們要高度重視這些問題,虛心聽取代表和各方面的意見建議,自覺接受監督,不斷加強和改進各項工作。

2018年的主要任務

201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啓下的關鍵一年。進入新時代,人民群衆對民主法治有新要求新期待,人大工作更要有新氣象新作為。新的一年常委會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省委、市委全會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充分發揮地方國家權力機關作用,依法行使立法權、監督權、決定權和任免權,更好發揮人大代表作用,努力成為全面擔負起憲法法律賦予的各項職責的工作機關,成為同人民群衆保持密切聯系的代表機關。

一、堅守政治定力。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增強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全黨的核心、黨中央的核心地位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在市委領導下做好人大工作,發揮黨組作用,將市委決策部署貫穿于人大工作的各方面和全過程,使人大各項工作更加切合實際、更加富有實效。堅持重大問題和重要事項向市委請示報告制度,依法正確用好重大事項決定權,確保市委決策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全市人民共同意志和行動。堅持黨管干部原則,依法做好人事任免工作,進一步規範任免程序,落實憲法宣誓制度,增強被任命人員的憲法意識和人大意識。

二、增強工作效力。主動適應社會主要矛盾新變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突出重點、抓住關鍵,依法行權、務求實效,努力讓龍岩發展更有質量,百姓生活更有質感。突出立法的科學性。制定龍岩市地方立法技術規範,繼續完善立法公開機制,在立法計劃、法規起草和法規審議三個重點環節,廣泛聽取意見,擴大公衆參與,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高質量完成《龍岩市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龍岩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法規草案的起草和審議工作,做好《龍岩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龍岩市農村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立法前期調研。突出監督的實效性。持續開展經濟轉型升級監督,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三大戰略」、「三大戰役」、産業發展「雙培育」行動、創建「三城一基地」的深入實施。聽取審議2018年上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十三五」規劃中期評估等報告,開展市屬國有資産管理等專題調研,推進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促進龍岩經濟高質量、加速度發展。持續開展全口徑預決算審查監督,聽取審議2017年財政決算、審計工作、預算執行、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等報告,推進市級預算聯網監督系統建設,拓展預決算監督新領域。突出工作的民本性。聚焦民生保障,聽取審議分級診療工作等專項報告,開展民辦教育發展、扶貧搬遷等專題調研,組織農産品質量安全工作滿意度測評,開展老年人權益保障「一法一例」執法檢查,並對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進行專題詢問等,促進民生事業發展。聚焦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聽取審議年度環保狀況和環境目標完成情況報告,組織代表視察「廁所革命」,推進美麗龍岩建設。聽取審議「七五」法治宣傳工作報告、市「兩院」司法體制改革工作報告,促進司法工作。突出縣鄉人大工作的規範性。提升才溪鎮人大主席團「1479」工作法,研究制定鄉鎮人大年中會議議程安排的指導性意見,全面落實鄉鎮人大每年召開兩次人代會;完成市、縣兩級代表服務中心建設,全力打造縣鄉人大工作「閩西實踐」升級版。突出方式方法的創新性。落實審計查出問題整改工作監督聯動機制,探索建立人大司法監督與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聯動機制,繼續開展市政府專項工作評議。綜合運用執法檢查、代表視察、工作評議、專題詢問等方式,持續跟蹤監督決議決定執行和審議意見落實,切實增強監督實效。

三、激發代表活力。繼續深化「三聯一述」活動,完善代表履職平台和代表工作室建設,促進代表工作規範化和制度化。加強代表建議辦理,完善交辦程序,落實辦理責任。選擇事關全局、突出民生、涉及面廣、問題反映集中的議案、建議,進行重點督辦,繼續實行市政府領導領辦、市人大常委會領導督辦的機制,組織對重點建議辦理情況進行滿意度測評。加強代表管理與監督,建立代表履職登記、請假、報告制度,推進代表基本信息和履職情況公開。繼續開展「代表履職進行時」宣傳報道,做好代表綜合分組等工作,激發代表履職熱情,推動代表工作再上新台階。

四、提升履職能力。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按照學懂弄通做實的要求,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大提出的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戰略部署和任務要求,增強「八種本領」,做好「五個表率」。組織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糾正四風不能止步,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重要指示精神,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強化監督執紀「四種形態」, 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嚴格遵守《準則》《條例》等黨內法規制度,持續落實市委2號文件要求,不斷推進作風建設。繼續完善各項工作機制,抓好制度落實。全面加強機關建設,努力打造忠誠干淨擔當的人大干部隊伍。

各位代表,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征程期待新作為。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中共龍岩市委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校準坐標、盡職盡責,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再上新台階、建設新龍岩」作出新貢獻!

 

香港回歸20周年
更多》閩港要聞
更多》圖片新聞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