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發國際福建生物科技園生産車間 閩東日報記者 李民雄 攝 2017年12月20日,市政府制定出台《寧德市促進生物與新醫藥産業發展的五條措施》,從鼓勵研發創新、推進成果産業化、提升産品質量、支持開拓市場、加大招才引智等五大方面十六項扶持舉措,推動寧德市生物與新醫藥産業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吹響了做大做強「閩東藥城」的新號角。 生物醫藥産業,是寧德市著力培育壯大的新興産業之一。多年發展積澱,這一産業已初步形成了「一城兩基地」發展格局,即以開發生産新藥、中成藥和獸藥為重點的柘榮藥城,開發生産化學原料藥與化學制劑為重點的古田藥業基地,以及發展生物科技、保健食品為重點的東僑生物技術基地。産業擁有規模以上企業15家,「準字號」産品200多個,自主知識産權的新藥10多種,産品涵蓋凍干粉針劑、注射液、膠囊劑等12個系列産品以及數百種産品。2017年1至11月,已完成産值32.54億元。 為加快生物醫藥産業壯大做強、集聚發展,力爭在「十三五」實現百億元目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從技術創新、産品研發、品牌打造等各方面加大扶持力度。2017年9月,寧德市還組建生物醫藥産業發展專家咨詢組,選聘業界專家,為産業發展提供決策參謀。 政府築「暖巢」,産業活力迸發。2017年5月,行業龍頭企業——福建廣生堂藥業重磅産品「福甘定——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膠囊」成功獲得國家藥品批準文號,這標志著中國首張替諾福韋乙肝適應症批文花落寧德。廣生堂也由此成為了中國唯一同時擁有恩替卡韋和替諾福韋這兩大抗乙肝病毒一線用藥的企業,及中國在抗乙肝病毒藥物領域産品線最全的企業,並由此進一步奠定其在中國乙肝用藥市場中的領先優勢。 同樣依造科技創新,夏威食品有限公司從大黃魚養殖,向開發以深海魚為資源提取EPA、DHA制品和魚鱗膠原蛋白、魚肝油等系列産品成功轉型,醫療保健類新産品搶灘海外,公司出口額從2005年200萬元美金飙升到2016年5550萬美元。 在藥企林立的柘榮,力捷迅太子參口服液2017年也正式投産,今古通天藍草牌韻茶實現試生産,新生命鮮竹瀝、海誠中藥飲片、貝迪太子參散等醫藥項目正加快推進,拉動一方經濟發展。 據了解,市政府此次出台的《寧德市促進生物與新醫藥産業發展的五條措施》,五大方面十六項扶持舉措「含金量」十足。 其中,鼓勵研發創新方面,對新獲評「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質量獎」的企業,由受益財政給予2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新獲得「馳名商標」「省政府質量獎」的企業,由受益財政給予1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新獲評「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省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企業,由受益財政給予5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推進成果産業化方面,在寧德市實現産業化生産的生物與新醫藥産品,除享受省裏獎勵外,對具有新藥證書的生物制品和1類化學藥品、1類中藥,由受益財政再給予每個品種15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2、3類化學藥品、2類中藥,由受益財政再給予每個品種8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4類化學藥品或國內首仿化學藥品、具有獨立知識産權的第二類醫療器械、3-6類中藥和國食健字號批準文號的保健食品,由受益財政再給予每個品種5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獲得新藥證書、保健食品(生産)批準文號的生物與新醫藥企業,從本措施有效期內投産年度起,由受益財政連續3年按企業新産品每年繳納的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構成地方留成部分的40%給予獎勵。 在提升産品質量方面,全面實施並嚴格執行新版藥品生産質量管理規範(GMP)和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GSP),健全藥品安全追溯體系。鼓勵企業申報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GMP認證,對于取得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GMP認證企業,由市財政給予5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在加大招才引智方面,鼓勵企業與本地高校聯合定向培養生物與新醫藥人才,支持企業引進各層次應用型人才。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的本科及以上藥物制劑、藥物分析應用型人才,由受益財政給予每人每月不低于1000元的補助。 真金白銀扶持,項項舉措彰顯出的是寧德市壯大生物醫藥産業的信心和決心。朝著百億目標,「閩東藥城」乘風再揚帆!(閩東日報記者 王志凌 通訊員 黃東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