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頻道> 閩港要聞 > 正文
【再上新台階 建設新福建】産業強筋壯骨 動能越來越足
2017-12-25 09:13:13 林侃 吳毓健 來源: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康曉青  

——從集中開工看我省項目投資新趨勢(上)

東南網12月2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侃 吳毓健)今年來,我省每季度優選大項目、好項目,組織各地開展項目集中開工活動,紮實推動項目落地,持續擴大産業總量,為我省經濟更好發展增添新動能。一年來的這些集中開工項目,反映了我省項目投資哪些新趨勢、産業結構有什麽新變化。

産業項目提升 重大項目加快落地

日前,總投資325億元的中化泉州煉化一體化項目(二期)在泉州石化乙烯項目現場舉行開工建設誓師大會,中化集團公司副總裁江正洪在會上豪情滿滿,定下了項目在2020年12月投料試車的目標。「我相信,項目將為中化泉州石化成為國內規模領先、技術先進、效益最佳的煉化一體化企業作出貢獻。」

投資金額大、帶動效應強,這一項目從誕生起便備受關注。

據記者了解,該項目依托已建成投産的1200萬噸/年煉油項目,新建和改擴建13套煉油化工裝置以及配套公用工程、儲運設施,目標是使中化泉州石化的原油加工能力提升到每年1500萬噸煉油,同時新建年産100萬噸乙烯項目。預計建成後,每年可新增營業收入近200億元。

同期,我省另一石化産業「巨無霸」、總投資358億元的古雷煉化一體化(一期)也正式啓動軟基預處理工程。項目將建設包括百萬噸級乙烯和下遊深加工在內的9套裝置,包含乙烯、丙烯、C4、煤油等4條産品鏈,預計2021年投料試生産,建成後年將新增産值10億元。

從過去「不産一滴油」,到現在迅猛發展,大項目、好項目給福建石化産業帶來的變化不言而喻。

近年來,隨著中化泉州煉油項目建成,我省煉油能力(不含凝析油)從1200萬噸/年提升到2600萬噸/年,汽柴油實現了自給有余;漳州騰龍PX、漳州翔鹭PTA項目陸續投産,PX、PTA産能從70萬噸/年、210萬噸/年分別增加到230萬噸/年、660萬噸/年,均位居全國前列;中景石化及2017年中江石化聚丙烯項目的投産,使我省聚丙烯産能從67萬噸增加到137萬噸……

更重要的是,「項目帶項目」效應持續發酵。在上遊産業愈發做強的同時,一批化工新材料、高端精細化學品等高附加值産業項目也加速集聚,一個上下遊産業鏈完善、種類齊全、附加值高的高端石化産業集群正在形成。

據統計,2016年,全省石化産業完成工業總産值3099.4億元,比2012年增長40%;完成工業增加值701億元,比2012年增長31%。石化産業作為我省主導産業,支撐作用正日益增強,效果有目共睹,這就不難解釋在今年我省集中開工項目中,産業大項目占比明顯提高的趨勢。

省發改委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全省組織的3823個集中開工項目總投資1.29萬億元,産業項目就有1482個、總投資7050億元,占集中開工項目總投資的54%。

「總的看,固投重大項目盤子中産業項目數和總投資的占比明顯提高,特別是電子、機械、石化三大主導産業增加值不斷增長,高端顯示器、紡織服裝等産業持續集聚。」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集中開工,有效倒逼各地重大産業項目加快前期、加強謀劃、強化儲備,古雷煉化一體化項目、中化泉州乙烯、福安青拓特鋼新材料等一批重大項目正是因此加快落地進程並順利開工的。

省經信委有關人士表示,下一步,將把抓好重大産業項目作為推動打造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抓手,紮實推進「五個一批」重點項目建設。同時,通過研究制定第三方招商獎勵政策措施、推廣電子行業招商方法等舉措,力爭繼續對接落地一批2020年前能發揮效益且技術先進、帶動性強、有市場的關鍵項目、大項目、好項目,擴大工業有效投資,增強産業發展後勁。

新興産業強勁 投資結構更趨合理

在今年底集中開工的項目中,現代服務業項目亮點不少。

在平潭,總投資約15億元平潭國際會展中心(一期)工程正式啓動建設。項目占地約200畝,整體采用一院、三區、三廣場的空間布局,功能分區明確,開放性強,建成後將推動各種高端論壇活動落地平潭。「會展業是平潭重點培育的産業,建設國際會展中心可推動高規格海洋類、旅遊類、對台交流合作類、對外開放類等論壇活動落地平潭,吸引外資、台資展覽公司來岚辦展。」平潭綜合實驗區土地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

在同安,京東集團投資建設的電子商務産業園項目對當地發展同樣極具帶動效應。項目將主要建設「亞洲一號」新一代智能配送中心,以及整合訂單生産物流中心、大型分揀中心及大型轉運中心等功能在內的綜合型園區,打造一個龐大的現代物流綜合體。預計2019年正式投産後,年銷售額將達150億元。

如今在我省,像這樣發展勢頭好、潛力大的信息服務、現代物流、生態旅遊、總部經濟等項目加快建設,正推動全省服務業快速發展,GDP占比不斷提升。去年,我省服務業占比達56.0%,創曆史新高。

今年1至11月,在全省「五個一批」項目中,服務業總投資達50689億元,遠高于制造、能源、交通等行業,占總投資額的33%。「當前,我省服務業投資力度空前加大,正成為我省經濟結構優化的最主要突破口。」福建師範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唐杰認為。

與此同時,戰略性新興産業項目也呈現強勁發展勢頭。

近期,總投資98.6億元的寧德時代湖西锂離子動力電池生産基地項目正式開建,項目大量運用新開發工藝,簡化電芯和模組的制造流程,預計達産後産能將達24GWh,將進一步穩固時代新能源的行業領軍地位。今年來,時代新能源已吸引來上下遊10多家配套企業。産業鏈填平補齊,不僅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還將助推寧德打造新能源千億産業集群。寧德,這一産業基礎相對薄弱的地區因邁入「寧德時代」而改變。

信息産業方面,大項目的帶動效應更加顯著。

今年,福州京東方第8.5代新型半導體顯示器件生産線項目投産,填補了我省大尺寸液晶面板的空白;福建華佳彩高新面板項目一期試投産,隨著其産能逐漸釋放,將滿足日益增長的中小尺寸電子産品對高性能觸控面板的需求……這些已投産項目,與正加快推進的福州京東方二期、廈門聯芯二期、泉州晉華等大項目,正迅速彌補我省信息産業缺「芯」少「屏」的短板。

上月,總投資30億元的金龍汽車漳州龍海新能源汽車産業基地動工建設,這一産能可達2萬輛大中型客車的大項目,無疑將為我省新能源汽車産業增添強勁引擎。

根據規劃,到2020年,我省新能源汽車全産業鏈産值突破1800億元,形成福莆寧、廈漳泉、閩西北三大新能源汽車整車基地和寧德、漳州兩個動力锂電池基地及電機、電控等産業龍頭企業。業內人士認為,要實現目標,依舊需要一批産業鏈大項目、好項目來支撐。

專家認為,今年來,緊盯新一代信息技術、互聯網+、兩化融合的新風口,我省加快謀劃布局建設一批産業鏈關鍵環節和核心技術領域的重大項目,尤其是光電顯示、集成電路、機械裝備、智能制造、生物醫藥、精細化工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快速發展,投資占比不斷提升,未來,這些産業將成為我省加快動力轉換接續、蓄積發展後勁的關鍵所在。

香港回歸20周年
更多》閩港要聞
更多》圖片新聞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