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頻道> 閩港要聞 > 正文
香港應築巢引鳳聚全球人氣發展新經濟——訪香港數碼港董事局主席林家禮
2017-12-10 09:52:22 李濱彬 張雅詩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進  

香港數碼港董事局主席林家禮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12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鵬 攝

新華社香港12月9日電(記者 李濱彬 張雅詩)香港數碼港董事局主席林家禮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指出,12月數碼港入駐科技企業已達1000家,創曆史新高,也是香港創新創業氛圍漸濃的一個縮影。數碼港致力于吸引全球頂尖科技人才和投資機構來港共創共享新經濟。

天時地利人和——創科將成為香港社會主流

「這兩年香港創科創業可謂翻天覆地,大部分投資者開始打破傳統的投資偏好,開始看到新經濟和科技的潛力。今年政府施政報告的1/3篇幅在講科創,目前天時地利人和,未來科創將逐漸成為香港社會主流。」林家禮說。

數碼港2003年啓用,起初只有50個機構入駐,到今年12月已達1000家。數碼港曆史遺留的房地産定位已經褪去,現在作為香港金融科技的大本營,已彙聚超過200家金融科技公司。

林家禮介紹,數碼港的成功也是香港創新創業的成功,全球新經濟逐漸興起,如果總是抱有房地産、金融等傳統行業的思維,不做新經濟就會失去機會。

他表示,在數碼港1000家企業中,有50家最優質的企業,是未來的科技獨角獸、IPO和並購的標的,主要領域為金融科技、大數據、人工智能、可穿戴技術、物聯網、電商和智慧城市。這些企業將成為香港未來科創大潮的引領者。

築巢引鳳——全方位總動員打造全球創新中心

「香港未來應該做『香港+』,有全球思維,做全球市場,爭取全球資本,吸引內地、東南亞、矽谷、紐約等創科中心的人才和機構來港落戶。」林家禮介紹,數碼港目前有40多個國家的團隊,都看中了內地市場、「一帶一路」和香港的環境。

如何吸引全球最頂尖的人才到香港?他認為,下一步應該加強提升宜居環境,改善國際學校生態系統,為外來人才爭取移民政策,解決後顧之憂,開通綠色通道,在全球建立起美譽度和良好口碑,吸引更多全球人才來香港創業生活。

林家禮表示,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未來應該通過科技和政策,建設成全球領先的數字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目前是全球領先的資産管理中心,有完備的法律體系,將來也應該成為全球最好的數字資産管理中心。

與此同時,林家禮認為,香港有很多非常有實力的傳統大型商業機構,現在新經濟是全球新趨勢,這些大企業如果能在商業版圖裏有一定比重的新經濟,通過首發投資、合投或者跟投的方式,將資源投入科技領域,也能避免未來被邊緣化。

集智引資搭舞台——構築香港科創大本營的良好生態鏈

香港的科研落地和産業化是很多科創團隊面臨的一道難題。對此,「如果不是大本營的經營方式,就聚不到人才資本産業鏈。」林家禮指出,香港科創必須打造一個優質完整的生態鏈,幫助科創團隊成長、壯大。

為了構築一條完備的創科創業生態鏈,數碼港為入駐初創團隊進行培訓,提供創投基金、孵化支撐,為他們對接全球市場資源,繼續拓展工商業和大企業資源。同時,數碼港會和官方機構緊密聯系,指導企業做好合規。

數碼港成立了投資者網絡,集中了一批專業化的科技投資者,計劃2018年吸引100家全球最專業的科技投資機構。林家禮說,希望用這些科技投資者的經驗和專業,制定和提升香港的科創投資標準,帶動更多的全球資源為香港注入新活水。

林家禮介紹,每年有2.2萬人到數碼港訪問,並舉行160場大型活動,而其中超過一半都是年輕人。數碼港會為年輕人提供創投基金,舉辦工作坊、比賽和實習計劃,提供香港、上海和美國矽谷的實習機會,加強內地和香港年輕人在創新、創業和技術上的交流互動。

「我們應該多給年輕人一條創新創業的出路。」林家禮說,「創新創業就是學習和成長。」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