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上周日夜里 一场及时雨如约而至 昨天上午10点多,泉州市区的雨水还意犹未尽的样子,气温还不到20℃,还真是一场秋雨一场凉。中午前后,阳光探出了头,气温才又再次往上提了提。 自9月上旬以后,泉州市区等沿海地带,都没有痛快下一场分明的雨了。自此逐渐累积,变成秋季旱情。严重的沿海地带已是重旱,除了德化外,其余地方也都出现了中旱。 因为高空槽过境,以及低层气流辐合,从周日夜里11点开始,预料之中的雨如约而至。但惊喜的是,泉州市区雨量比原先预估的还大些。丰泽东海街道累计下了8毫米雨水,晋江紫帽临近泉州市区,下了13.5毫米。而南安、安溪雨量排位靠前,南安有12.7毫米,安溪则高达15.1毫米,两地均有中雨的标准。 现在有两股冷空气排队南下,一股是这两天的弱冷空气,未来几天天气总体平稳。除了温度略有起伏,雨水是暂时不见了。另一股是在18日前后抵达,除了降温,还可能送来更充沛的雨水。而上月中旬,泉州进行了一次人工降雨。泉州市气象台预报员说,到时候一定要抓住时机,再次进行人工增雨。 □科普台 (解读人:漳州市气象台副台长洪晓湘) 1.人工增雨的基本原理是? 答:所谓人工增雨,是指人为地对一个地区上空可能下雨或者正在下雨的云层进行影响,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云中潜在的降雨资源,增加这个地区的降水量。 合理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想要让不下雨的云降水,最重要的是人工增加足够数量的冰晶,在云中散布大量的冰晶后,由于冰晶表面上的饱和水汽压比水面要低,从而水滴中的水便会自动地蒸发并凝集到冰晶上去,如果冰晶不断地变大,増大到空气的浮力托不住它们的时候,便会降落到地面成为雨或者雪。其实我们可以把云看作是一座座移动水库,如果水库闸门开得小,那么落下来的水就少,这时用人为方法向云中散播催化剂,就可以将水库的闸门开大,流出来的水也就变大了。 具体人工增雨的方法,可以细分为地面和空中两种:地面作业主要是利用火箭、高射炮等工具从地面上发射填装有催化剂的火箭弹和炮弹;空中作业则是直接利用飞机向云层散播催化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