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嘉賓在論壇上討論。新華社發(王玺 攝) 「一帶一路」先鋒論壇3日在港舉行,吸引600多名社會各界人士參與,當中包括30多名來自中國、俄羅斯、英國等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家和學者,就「『一帶一路』與歐亞:現實·前景」這一主題進行討論。 論壇由中國文化院、絲綢之路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海上絲綢之路協會和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主辦,並由上海合作組織秘書處支持。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阿利莫夫、俄羅斯駐華大使杰尼索夫、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馬蘇德·哈立德等出席了活動並發表演講。 林鄭月娥在會上發表演說時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是未來數十年帶動全球經濟的新動力,這將吸引更多國際間的貿易和投資互動,而各國之間的合作至關重要。香港在「一帶一路」的基建發展上可擔當重要角色,包括提供顧問服務、策劃、設計、建造等。她期望香港與各地合作,在「一帶一路」中成為歐亞經濟體之間的橋梁。 阿利莫夫表示,上海合作組織成員是歐亞大陸的中心,如今歐亞地區發展迅猛,也包括了「一帶一路」倡議與歐亞經濟聯盟的對接。上合組織成員的經濟發展彼此依存。 杰尼索夫表示,歐亞經濟聯盟的長期任務是建立平等共處、共同繁榮的大歐亞夥伴關系。大歐亞夥伴關系覆蓋了廣闊的空間,客觀上促進了貿易和投資,為人民帶來了共同繁榮,相信只要大家齊心協力,發展前景會十分光明。 馬蘇德·哈立德表示,「一帶一路」倡議為世界各國帶來非常好的前景。巴基斯坦作為中巴經濟走廊的核心,也是連接東南亞和歐亞大陸的總要通道,他希望未來能與相關地區進一步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並建議在人員交流、商貿、法律法規、跨境電商、金融和基礎設施建設等各方面加強合作。 當天的論壇還舉行了「先鋒企業代表演講」和「專家學者演講」等活動,邀請了對「一帶一路」有深入研究和經驗的企業家和專家、學者,講述他們的看法和實踐經驗。(記者 張雅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