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媒体报道,香港特区政府施政报告建议推行“楼宇更新大行动2.0”,并集中处理楼龄逾50年的大厦。香港民建联调查发现,近七成居于旧楼的市民认为,应调低资助的楼龄限制至30年,让更多有修葺需要的大厦受惠。 民建联以街访及电话访问452名居于旧楼地区的市民,调查发现,约五成市民居住的旧楼,正面对渗水、裂痕或钢筋外露等问题。 民建联副秘书长郑泳舜表示,“楼宇更新大行动1.0”处理的大厦不多,而近年旧楼劏房问题严重,当中不少介于30至50年楼龄的旧楼。他又称,30年楼龄或以上的旧楼现有2.1万幢,反观50年楼龄只有5300幢,建议放宽“楼宇更新大行动2.0”资助的楼龄限制,由现在的50年,调低至30年或以上。 调查发现近六成人表示资助消防工程专项津贴,只容许有法团的大厦申请,忽略“三无大厦(没有成立法团、没有任何形式的业主/居民组织、没有聘请物业管理公司)”的需要,做法不合理,加上部分大厦因单位空置、老人多等因素,令业主难以成立法团,业主因此无法受惠。郑泳舜建议特区政府成立“大厦维修管理局”,杜绝围标,同时放宽消防津贴,让“三无大厦”业主也可申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