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制作 精美锡器 ●本报沙县记者站 乐小丽 文/图 眼下正是结婚旺季,在沙县夏茂镇,女儿出嫁要准备锡器“三件套”:锡烛台、锡糖罐和锡盂。锡器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品,因为轻便、可塑性强、易于回炉更新、成本较低,曾经在日常器皿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锡制品退出日常器皿的舞台,从事锡器制作的锡匠也越来越少了。 现在,沙县会这项传统工艺的人所剩无几,10月17日,记者来到夏茂镇,寻找唯一还在坚守的锡匠——陈泉。 匠心成就精美工艺 今年50岁的陈泉,家里三代都是锡匠。早在民国初期,他的叔公就会制作锡器,到他这里已经传承了上百年。 我们到达的时候,陈泉正忙着对一件锡酒壶半成品进行抛光。工作台上,木质的抛光筒筒身绑着绳子,绳子垂落到工作台下;筒尾涂满松香,融化的松香粘连着酒壶粗坯的底部,形成笔直的“一”字型。 陈泉用大拇指固定在壶口处进行对位,通过脚踩绳子转动抛光筒,带动酒壶旋转,这时,原本紧贴大拇指的壶口在转动过程中出现一道细小的缝隙。 “位置往左偏了点,要调整。”说着,陈泉稍微移动了一下瓶身,瓶身就对齐了。 没有量尺,没有刻度,仅凭一个大拇指和老练的手感就能分辨毫厘之差。 接着,陈泉拿起一柄尖锐的锉刀进行抛光。此时的他全神贯注,手、脚、眼、心配合默契,脚不停地蹬踩绳子,手顺着转动的瓶身一道一道地打磨表面,锉刀所到之处,原本灰暗粗糙的壶身变得锃亮光滑。半个小时后,粗坯摇身一变,变成一个精美实用的酒壶。 看似简单的酒壶,从原料到成品,要花费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 陈泉向我们介绍传统锡器的制作流程。首先将锡锭融化,制成片状的锡薄板,根据需要裁剪样式。接着是塑型,对裁减好的锡片进行敲打,做成各种形状的部件,例如一个酒壶,通过打磨造出壶身、壶盖、壶嘴的基本形状。之后将各个部件焊接组合成型,一个粗坯就好了。 粗坯到成品还需要进行抛光,有人用金属挫,有人用抛光纸,陈泉习惯用锉刀。最后是安装小零件,如刚才的酒壶,要在壶身挖个孔接上壶嘴,连上手柄,一个精美的酒壶才真正大功告成。 陈泉说:“最难的工序是塑型和抛光。纯手工塑型没有模具,全凭手感,要求弧线协调,力道一致,才会匀称美观。抛光的难点在于对齐,稍微有偏差,有的地方就磨不到,或者过度打磨,影响使用。” 36年精心磨炼 好手艺不是一朝一夕练成的,陈泉14岁就跟着父亲当学徒,至今已经整整36年。 刚当学徒时,陈泉只能打下手、干杂活,渐渐地从简单的工序做起,做废了很多锡器,没少挨父亲的骂。 “好在锡可以重复利用,不过锡器回炉一次会消耗掉一部分,再利用率只有80%。父亲把我做坏的锡器回炉重造,我再看父亲做一遍,就知道自己哪个细节没处理好。” 记得有一次,陈泉焊接一个锡盂,一不小心,锡液滴落在左前臂内侧,陈泉痛得连声惨叫。锡液的温度高达500摄氏度,父亲吓得丢掉手中的活计,赶紧将锡液擦掉,陈泉的手臂已经出现一个银元大小的伤口,连忙去卫生院处理,可惜因为伤口太深,还是感染溃烂了,一个多月后才结痂。 即使受伤了,陈泉也没落下工作,还是带伤干活。 “干我们这一行的,烫伤割伤都是常事,受过伤才会知道下次要更注意,哪些操作要改进。” 那些消耗的锡和受过的伤促使陈泉的工艺水平不断进步,也为他带来丰厚的回报。20世纪90年代,是锡器的鼎盛时期,因锡器密封性好,老百姓用来存放茶叶和坚果。又因为锡器传导速度快,常用来热酒,如夏茂冬酒,必须用锡制的酒具加热。陈泉靠手艺成家立业,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不忘初心坚守传承 新鲜的锡器外观银亮,但放置一段时间会变成灰黑色,影响美观,而且质地较重,使用起来不方便。作为家用器皿,锡器已经被更轻便的铝制品和塑料制品所替代。 如今在夏茂,锡器主要作为摆件,用于祭拜活动或者喜庆日子。随着现代人观念不断更新,就连婚礼上,很多人也改用玻璃器皿取代传统的锡具。 行业日渐凋零,其他锡器加工店的店主纷纷另谋生路,只剩陈泉一个人还在坚守着,因为收入不高,他的妻子不得不外出经营小吃。 陈泉一年中只有下半年才制作锡器,从农历七月开始忙活到春节。因为夏茂人习惯把搬家、结婚等大喜日子定在年底,等外出经营小吃的亲朋好友们都回家了再办酒席。陈泉垄断了夏茂的锡器市场,一年也才赚两三万元钱。闲暇时,他会去小吃店里帮帮忙。 “我留下来,是因为父亲已经80多岁了,需要人照顾。还有一个原因是,虽然锡器行情不景气,但还是有市场需求的,如果连我也走了,就没有人做了。” 其实,陈泉坚守这项传统工艺,还因为他热爱。他曾到浙江考察过,那边的锡器大多用模具浇成型,省略了裁剪、塑型、焊接等步骤,速度快又均匀。 陈泉坚持手工制作:“我喜欢用自己的双手,慢慢地把简单的锡锭变成精致的锡器,这样的锡器是有生命的,机械制作的锡器太冰冷,千篇一律。” 这个没落的行业,年轻人没有兴趣,陈泉也不强求孩子学习。他乐观地说:“也许有一天,锡器会以另一种形式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