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酒间 客户品尝新产品。 葡萄酒产品 东南网10月1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旭涛 通讯员 林耀琳 文/图)“福安葡萄不适合酿酒”,一直是福安葡萄产业的“魔咒”。 作为“南国葡萄之乡”,福安葡萄年产量达7.5万吨。但不寻常的是,就在这个葡萄重要产区,却鲜有知名的葡萄酒品牌。 究其原因,一方面,福安葡萄是鲜食葡萄,皮较薄,葡萄酒重要成分单宁与多酚类含量较低;另一方面,福安葡萄水分含量高,酿成葡萄酒后,酒体的浓郁度不够,口感不佳。因此,福安葡萄较少用于酿酒。 然而,从2013年开始,高科华和他的创业团队,扎根在福安偏远山村,一心一意搞科研,试图破除这个“魔咒”—— 葡萄滞销,牵动一群年轻人 2013年,一群热爱科研的年轻人,聚集到了福安市赛岐镇秀洋村。 这群创客的带头人名叫高科华,曾在国外工作。2005年大学毕业后,高科华被派到埃塞俄比亚从事项目管理工作,涉及葡萄酒、钢铁等行业。2013年,年薪已达百万元的他有了回国创业的想法。 “2013年,我的孩子已经两岁。我不想错过孩子的成长,也很想回国创业。”当年9月,高科华回到了福安,寻找项目。 一次偶然的机会,高科华来到赛岐镇秀洋村,参加老同学林锐斌奶奶的九十大寿。在寿宴上,老奶奶端出了自己酿造的山地葡萄酒。酸酸甜甜的口感让高科华有了创业的点子——酿造一款本地的葡萄酒。 9月是葡萄盛果期,然而当年,秀洋村、泰康村因为地理位置偏远,葡萄滞销了。“当地的村民们看我们是外来的,就请我们帮忙寻找客商采购葡萄。但我们认为,农产品靠天吃饭,丰收不等于收成好,深加工才是解决农业风险的方式。”高科华说。 有了创业的想法,高科华开始盘点自己的人脉。“锐斌毕业于四川农林大学,懂得农业管理;我的爱人是福州大学分析化学的硕士,适合做葡萄酒成分的分析科研;我刚好接触过葡萄酒生意,认识一些酿酒师。”高科华说,于是,几个人一拍即合,决定开始葡萄酒创业。 紧接着,高科华的其他几位老同学陆续加入,团队人数增加至8人,其中包括国家级酿酒师陈丽、擅长人力资源和客户拓展的高巧珍等。 当时,福安市规模化酿造本地葡萄酒的成功案例很少,他们需要独自摸索。团队先在秀洋村找到一座1200多平方米的老酒坊,投入30多万元改造成了酒庄和葡萄文化展馆。酒庄内的陶瓷老酒缸,成为他们酿酒的容器。 第一年,他们收购了25吨葡萄,几乎买下了秀洋村当年产的全部葡萄。11月,酿酒开始。一年后,5吨葡萄酒陆续出缸。 可酒一出缸,大麻烦就来了:打开酒缸后,他们发现一层细细长长的白色绒毛漂在表面;品尝酒液后,他们发现有许多缸酒是酸的,其他的大部分则索然无味。 将酒送检、请专家把脉,失败的主要原因找到了——是温控没有处理好。这一回,他们大约亏了10万元。 科研助力,酿造技术成竞争力 吃一堑长一智,虽然失败,但这个团队却积累了重要的经验——“山脚下早熟葡萄酿的酒,跟前人的经验一样,品质不好。但是,山上晚熟巨峰葡萄酿出的酒,却完全不同。这些葡萄果粒较小,皮也较厚,因此单宁和多酚含量高,水分少,非常适合酿酒。”高科华说,这让团队看到了更大的希望。 2014年9月,团队开始了第二轮生产。他们继续投入45万元,购买了先进的控温、发酵设备,并收购了35吨葡萄作为原料。 同时,在陶缸酿酒老工艺的基础上,团队引入夏季深土藏缸酿酒方式,即把酒缸埋入土壤中,只在缸口上方开个小门,让葡萄酒陈酿环境实现恒温恒湿。“酒缸酿酒,也是中国传统黄酒的酿造方式,照此法酿出的葡萄酒会略微氧化,并带入矿物质和土壤的气息,会有中国黄酒一样浓郁醇厚的口感。”高科华说。2015年3月,创业团队注册了福安市一家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山地葡萄酒。 2015年9月,产品出缸,送检结果不但没有问题,还有了意外的惊喜:干浸出物检测值达25.7g/L,远超国标18g/L。“这意味着,高山葡萄酿出的酒,白藜芦醇和花青素含量比其他品种葡萄酒表现更好。”陈丽介绍,白藜芦醇是葡萄酒中最重要的营养物质,被称为天然抗生素,可以抑制各种肿瘤的成长,排除身体中的自由基。而花青素是抗氧化物质。 有了这个发现,他们立即在福安组织召开了年度葡萄酒品鉴会,邀请了社会各界参与,当年底,1万多瓶葡萄酒销售一空。 此后,团队继续扩大产能,收购了秀洋村周边三个村70多吨葡萄,并引进全自动的罐装设备和灭菌设备。同时,团队与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向宁德市科技局申请立项《福安巨峰葡萄酿酒工艺研究及中试》,以巨峰葡萄为原料,提高酒体中白藜芦醇的含量。 “试验中,我们把福安各个产区的葡萄,通过不同工艺,酿造出几十组样品,检测后,挑选出白藜芦醇高的产品,其产区和工艺得以保留。”高科华说。 这几天,新一批的葡萄酒陆续出缸,科研给产品带来的提升已经体现。“果香比较浓郁,有宝石红色泽,酸味也很圆润,说明我们的工艺更加成熟了。” 陈丽说,接下去,团队将继续传承和改进古法酿酒工艺,培养出福安葡萄酒的竞争力。 带动村民,点亮乡村发展 “经过4年的市场运营,目前,团队已经积累了固定的客户群体。” 高巧珍说,目前,“一家亲”葡萄酒主要客户是在中国工作的外国白领。“古法酿造的巨峰葡萄酒,能够赋予酒体雪莉酒的口感,这让欧美人很喜欢。我们与经销商一起,参加海交会、糖酒会等大型会展,并去厦门、杭州、广州等地举办品酒会,成功打进了这一消费群体。”高巧珍说。 从2015年开始,团队还另辟蹊径,开拓葡萄酒私人订制市场。“我们有了一定知名度后,有的企业、个人会通过微信公众号下单,并在年份、标示上提出要求。有的客人为女儿预订葡萄酒,要求若干年后女儿结婚时,将酒送到婚宴上。这给了我们启发。”高科华说,他们随即开展了私人订酒的业务,并提供订制酒证明、收藏证明、鉴定证明等。“目前,我们每年上市约3万支葡萄酒,其中20%的产品被企业家、艺术家等订制。” 有了较为稳定的业务,高科华开始回馈当地村民。“周边村庄的葡萄,基本被我们收购。”高科华说,今年他投入100多万元收购葡萄,并对葡萄种植户采取兜底政策。“与我们签约的葡萄园,按照我们的要求种植,成熟后只要是树上的,我们全部收购,而且价格比市场价高。”高科华说,每年7月,葡萄还未成熟,公司就向农户预付定金,以让村民安心。 据高科华介绍,“一家亲”还为村民提供了许多工作岗位, 如每年季节性用工可达到150人,日薪约120元。酒庄还吸引上万人前来参观品酒,增加了当地村民菜干、中草药等土特产的销售收入。 “我们刚来时,秀洋村常住人口不到100人。现在,我们在生产科研之余,也参与乡村改造,将葡萄酒文化融入进去,这让许多年轻人陆续回乡,和我们一起点亮乡村发展。”高科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