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頻道> 八閩鄉訊 > 正文
「縣縣有朱子 處處有遺存」 南平市現有百余處朱子文化遺存
2017-09-04 16:08:07 陳冰倩 來源:閩北日報  責任編輯:楊龍威  

1日,南平市首部實體性法規《南平市朱子文化遺存保護條例》正式施行。那麽,南平市目前有多少朱子文化遺存?地區分布情況如何?

記者日前從市文管辦獲悉,南平市目前共有朱子文化遺存140處和一條古街(五夫裏街),其中國保2處,省保11處,縣保52處,未定級75處。館藏可移動朱子文化遺存23件,其中一級文物1件,三級文物2件,一般文物20件;非物質文化遺産73項。各縣(市、區)都有朱子文化遺存,可謂「縣縣有朱子,處處有遺存」。特別是武夷山市五夫鎮最為集中。五夫作為朱子文化的核心區域,保存著大量的古街、古建築和門樓、牌匾、書法等。

據了解,2015年,南平市在全市範圍開展朱子文化資源專題調查,以武夷山市、建陽區、建瓯市及政和縣為重點,在全市範圍開展朱子文化資源專題田野調查工作,曆時近4個月,對轄區內朱子文化遺存(包括不可移動、可移動和民間收藏的文化遺存)進行普查,造冊彙總,做到門類細、底子清,夯實南平市朱子文化遺存保護基礎。在此基礎上,今年推薦30處縣級文保單位申報第九批省級文保單位,其中申報第九批省級文保單位的朱子文化遺存有祝夫人墓、五經博士府等12處。

隨著《南平市朱子文化遺存保護條例》的正式施行,南平市將會抓緊制定和完善條例規定的相關配套制度和措施,及時公布朱子文化遺存保護名錄,制作和設置朱子文化遺存保護標志,與法規同步推進。對待各類破壞和毀損朱子文化遺存的違法行為將進行嚴肅查處。(閩北日報記者 陳冰倩)

香港回歸20周年
更多》閩港要聞
更多》圖片新聞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