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是林郑月娥就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满1个月的日子。在过去1个月内,她与其新班子展现了管治新风格,频频落区,勤政为民,解决教育界燃眉之急,更主动致力改善行政立法关系。香港各界人士普遍认为,林郑月娥与新一届政府开局良好,行动力强,刚柔并重。 一个月前的7月1日上午,由国家主席习近平监誓,林郑月娥宣誓就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她也成为香港回归以来首位女性行政长官。 林郑月娥在就职典礼上致辞说,加强市民对特区政府的信任是本届政府的施政重点。竞选期间,她提出以管治新风格重建和谐社会。本届特区政府将在一系列社会议题上与立法会议员和社会各界加强沟通,尽力建立共识。 就职典礼完毕,林郑月娥马上将上述施政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就任后第二天,林郑月娥穿梭香港岛、九龙及新界,走访社区,登门家访,共庆回归;看望老人,嘘寒问暖;走往街上,与民交谈。 就任后第五天,林郑月娥又带着诚意出席特区立法会答问会,提出了四项措施改善行政立法关系,并公布50亿元(港元,下同)教育新资源的首阶段建议,首先推行8项、每年约36亿元的措施。 香港特区立法会第一大政团——民主建港协进联盟(民建联)主席李慧琼认为,林郑月娥上任后马上“落区”(到社区)、向立法会释放改善行政立法关系的诚意,证明她真心重视跟市民、立法会议员沟通,致力营造有商有量、互相信任的讨论氛围。这些都是香港市民乐见的。 最终,36亿元教育新资源的拨款获得通过。李慧琼表示,此拨款在立法会获得不同派别的支持,大家都不希望将它“拉倒”。林郑月娥成功打响“头炮”,有一个好的开始。 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前主席邓飞认为,36亿元教育新资源拨款获得通过,具有双重意义,一是证明林郑月娥的竞选政纲“说得出,做得到”,解决教育界燃眉之急,让学校、教师和学生受益,同时反映她对教育的重视;二是为改善行政立法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求同存异、建立共识作了一个良好示范。 进入7月中旬,香港面对夏季流感高峰期,多家公立医院急症室及内科住院病床持续爆满。16日,林郑月娥带上口罩,巡视公立医院,并要求医院管理局(医管局)制定方案,强调政府会提供足够资源;不足24小时,医管局便宣布推出一系列措施。目前,部分公立医院内科病房的爆满情况已稍为纾缓。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范徐丽泰表示,林郑月娥与相关官员多次到医院为前线医护人员打气,还与私立医院达成协议,转介公立医院的病人到私立医院,意念创新,以往历届政府都未曾试过。 范徐丽泰认为,本届政府上任后展现行动力,富有人情味。本月初,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放榜前一天,林郑月娥与多名司局长分别回母校为学弟学妹打气,表现团队精神,特区政府用行动向年轻人表达关怀,让她印象深刻。 “林太是一个有爱心、没有架子的特首。”香港工会联合会(工联会)副会长、香港建造业总工会理事长周联侨透露,本月10日,3名工人在九龙红磡一地下管道施工时,不幸因事故意外死亡。事发后,林郑月娥非常重视,亲自联络工程承办商了解抚慰死者家人的情况,并责成政府发展局跟进。由此可见,林郑月娥与其新班子非常关心市民的安危,以市民福祉为依归。 香港经济民生联盟(经民联)主席卢伟国认为,从新一届政府上任1个月的表现,看得出林郑月娥是有理念的,而管治团队熟悉政府运作,作风务实,经常主动“落区”与市民沟通,表现稳定可取。 卢伟国赞同,在一些原则性问题上,林郑月娥与主要官员站得稳,不刻意讨好,予人务实的感觉。 “香港社会问题复杂,林郑月娥要循序渐进解决积累已久的问题。”全国港澳研究会香港特邀会员、香港资深时事评论员朱家健分析说,林郑月娥上任1个月来,形象亲民实干,施政有板有眼,急市民所急。她与其管治团队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气氛,社会各界须珍而重之,宜求同存异、谋求共识。(李焯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