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旅行作家项明生在分享会上和读者交流(7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昀 摄 新华社香港7月25日电(记者 战艳)去撒哈拉沙漠“流浪”、去肯尼亚追动物大迁徙、在吴哥窟看日落……一年365天中大半时间在旅行,这便是旅行“达人”项明生的日常生活。 “人生是一场旅行,旅行是终生游学。旅行包括很多内容,如语言、文化、宗教和建筑等。”项明生在香港书展上说。 今年的香港书展以“旅游”为主题。香港旅行作家项明生带来了他的两本新书《天地一旅》和《提前退休3:坐邮轮游冰岛、大西洋、太平洋》。 1985年从四川来香港时,16岁的项明生不懂粤语,英文也不好。他半工半读考入香港大学,1992年大学毕业时,已会讲粤语、英语和日语等。毕业后,他加入日本索尼公司,从最基层的市场营销做起,最后升至公司董事。 然而,从童年时期就萌生的环球旅行梦想却始终在他心间盘旋。项明生决定辞去“金饭碗”,让人生下半场“换个玩法”。 “打工的人都知道,想去旅行,假期永远不够,每年只有十几天。选择提前退休,每年放自己365天大假来旅行。”他说。 谈起热衷旅行的原因,项明生说:“我出生在四川,小时候没接触过外面世界,但知道外公早年在法国勤工俭学,所以对外面世界很好奇。爸爸买了很多书给我——《鲁滨逊漂流记》《悲惨世界》《基督山伯爵》,读了我更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第一次真正的旅行是在大学时,独自背包去欧洲流浪了5个月。这是改变命运的旅行。”他说。 “因为我发现这个世界太精彩了!这个世界太多人跟我们的想法不一样,语言跟我们不一样,吃的、喝的、用的跟我们不一样。旅行中也发现自己语言能力不够,就努力学德语和西班牙语;历史知识不够,就拼命看历史书。”项明生说。 旅行中,他还写专栏、写书、拍短片,分享自己的深度旅行经历。 “对我来说,人生的满足感不在于买多少名车,而是走过多少地方。旅行带来心灵上的满足感,这比任何物质上的满足都大。”他说。 每去一个地方,项明生都会穿当地的衣服、吃当地的饭、体验当地的生活方式,“穿当地服装是表达我很尊重你们的文化,看见你们眼中看到的美丽、吃到你们喜欢的美味、体验你们的生活方式”。 项明生说,旅行需要放下成见,用当地人的视角去看世界,用当地人的方式去生活。如果出去旅行还找中餐馆、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评判别人,便失去很多乐趣。 “旅行中,我喜欢欣赏和我们不同的东西。旅行不在于寻找新风景,而在于寻找看事物的新角度。”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