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迎接香港回歸二十周年,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網信辦主辦的「香江二十年,粵港共輝煌」-香港回歸二十周年網絡媒體采訪活動今日正式啓動,來自中央與地方媒體的二十多名記者今日走進南方電網,了解粵港電力合作。 央廣網深圳6月21日消息(記者孫冰潔)「核深線導線規格采用的是240截面的(一般400千伏電壓等級導線橫截面積在630平方毫米以上),比較細,走的時候很容易晃動,讓人深一腳淺一腳,一不小心還可能倒挂在線路上,特別驚險。」 回憶起25年前的對港保供電經曆,黃振梁依舊能清晰地記住當時的細節。 1986年參加工作的他,是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的最早一批保港供電線路巡線員。曾先後參加過1997年香港回歸、2007年香港回歸10周年、2012年香港回歸15周年三次重要保供電工作。 ![]() 7月1日即將迎來香港回歸20周年。南方電網在過去的二十年裏,實現了對港安全可靠送電,助力香港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目前,南方電網公司還制定了《香港回歸二十周年保供電總體工作方案》,加強與香港聯網變電站及關鍵設備的運維管控,全力保障重要場所和輸變電設備的電力安全穩定。
作為一名粵港兩地電量互送互援的親曆者,過往的經曆,讓黃振梁自豪又難忘。
1992年,400千伏核深線建成投運,成為深圳電網最早的一條400千伏線路。黃振梁和同事們一起參與了核深線投産驗收。
![]() 那是深圳輸電人第一次驗收400千伏輸電線路,也是第一次開展高空走線驗收。
「當時去了兩個組去驗收(有一組是去驗收同時投産的沙深線),每個組4個人。6、7月份的深圳天氣很炎熱,由于山高路遠,一大早出發到現場有時都快中午了,體力消耗非常大,每天只能走三到五檔。」
黃振梁告訴記者,由于當時線路驗收技術尚不成熟,只能依靠巡線員沿著線路「走線」驗收。線路附近多為荒無人煙的高山,山路崎岖,光上下山就要四五個小時。因為天氣炎熱,一些驗收員甚至虛脫和中暑。
![]() 核深線的走線驗收是黃振梁工作以來曆時最長的一次「走線驗收」,前後走了一個多月。回憶起當年的走線經曆,黃振梁言談中仍有些後怕。那是深圳輸電人第一次參與400千伏架空線的走線驗收,也因此培養和鍛煉了一批走線人才,自此之後走線驗收也成了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的一個傳統,學習走線技能也成了輸電所每年入職的新員工的一門必修課。
25年光陰荏苒,如今傳統人力巡檢與新技術手段的結合,也使得走線驗收工作有了「今非昔比」的大變樣。
「人工只需要走兩個杆塔之間的線路部分,塔身的巡視就由無人機來完成,效率高了不少。」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工作人員介紹,通過開展「人巡+機巡」運維模式,結合無人機、直升機、在線監測等方式,已經能對400千伏核深線開展精細化運維,「高空走線」已成為過往。
運維技術越來越先進,卻讓黃振梁感到身上的擔子變重了。「保供電的要求越來越高,能夠參與香港回歸保供電是一種光榮,更是一份責任。」
因為熟練的「走線」技術,黃振梁先後參加過三次對港重要保供電工作,今年的香港回歸保供電,他表示自己還會和同事們一起堅守在崗位上。
「25年前,我們參與了對港供電重要線路的建設;20年前,我們在保供電一線慶祝香港回家;現在,我們繼續為香港可靠供電守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