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訪談實錄:福建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吳小穎圍繞「2017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與廣大網民進行交流互動。 新華網福州6月13日電(崔楠)又是一年畢業季。2017年福建省內高校畢業生預計規模為23.25萬人,增幅達9.15%,總量壓力依然很大。對此,福建有哪些就業創業促進計劃?今年的政策文件又有哪些新變化?針對以上問題,今天上午,福建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吳小穎接受了新華網專訪。 大中專畢業生預計超40萬人 就業總量壓力大 對2017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吳小穎的總體判斷是:總體平穩,穩中有憂,穩中求進。 他分析,今年,福建省內高校畢業生23.25萬人,加上省外院校福建生源畢業生和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大中專畢業生規模預計超過40萬人,總量壓力依然很大。同時,還存在傳統産業需求下降,結構性矛盾突出等問題。 但黨中央國務院、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連發多個文件強調要把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繼續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就業工作首位。此外,得益于企穩向好的經濟形勢,人力資源市場開始升溫,畢業生需求明顯回暖,崗位供給總體充足。 三方面向畢業生派送就業創業「大禮包」 吳小穎介紹,同往年相比,今年福建在基層成長、創業引領、就業促進三個方面,向2017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派送了政策「大禮包」。 在基層成長方面,積極支持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將電子商務等新興業態創業者納入公共創業服務範圍;支持將基層緊缺急需專業高校畢業生需求列入福建年度緊缺急需人才引進指導目錄;基層服務項目人員服務滿1年且考核合格後,可按規定參加職稱評定;艱苦邊遠地區基層機關事業單位招錄高校畢業生可適當放寬學曆、專業等條件。 在創業引領方面,對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按規定扣減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個人(企業)所得稅等,該政策執行至2019年底;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通過財政出資引導社會資本投入,設立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基金,為高校畢業生創業提供股權投資、融資擔保等服務;對首次創辦小微企業或從事個體經營並正常經營1年以上的高校畢業生,鼓勵地方開展一次性創業補貼試點工作,具體標準和開支渠道由各地制定。 在就業促進方面,將求職創業補貼補助範圍擴展到貧困殘疾人家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高校畢業生和特困人員中的高校畢業生;加大就業見習力度,見習期間,由當地財政給予見習人員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60%的生活補助,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可將見習對象範圍擴大至離校未就業的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 自主創業就業困難群體 有機會獲得針對性支持 此外,自主創業、就業困難等高校畢業生群體,還有機會獲得針對性的政策支持。 例如,福建省人社部門在鼓勵扶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方面,從社會保險補貼、創業培訓補貼、創業帶動就業補貼、創業租金補貼、創業擔保貸款貼息、創業項目資助、創業場所扶持等方面都出台了具體的政策措施,給予了全方位的支持保障。 若高校畢業生創業初期,缺乏啓動資金,還可以申報創業項目資助。2012年起,福建每年評選一批省級大中專畢業生創業資助項目,並予以3萬—10萬元的資金扶持。 而在就業困難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幫扶方面,明確要求各地區加強就業困難群體幫扶。在離校前,由高校通過「建檔立卡」、「一生一策」,準確掌握家庭困難、少數民族、身體殘疾等畢業生群體的具體情況,做到精準幫扶。同時,還將求職創業補貼補助範圍擴展到貧困殘疾人家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高校畢業生和特困人員中的高校畢業生。 吳小穎表示,希望高校畢業生正確認識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既不盲目樂觀,也不必過分擔憂;要擺正就業心態,增強求職能力,主動面向基層和生産一線就業,面向新興産業就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