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9月22日电 题:连起香港青年与内地农村的“心桥” 新华社记者 赵博 参加“无止桥”活动前,石俊雄对内地农村几乎一无所知;从谢家村回来后,这个贵州大山里的村庄,成为他时时挂念的地方。 “我们一行80多人合力建桥,让孩子们上学不再绕远路,还砌起垃圾焚化炉、捐赠图书和医疗用品,帮助村民改善生活环境。我觉得做了一件很热血、很有满足感的事。”这个22岁的香港中文大学机械及自动化工程专业大四男生说。 “无止桥”是由香港爱心人士发起、以帮助内地偏远贫困地区修建桥梁为使命的慈善团体。谢家村项目历时半年多,8月中旬完成施工。来自香港和内地近10所高校的大学生,以及部分香港中学生和建筑专业人士参与其中。 位于毕节地区威宁县雪山镇的谢家村,共有790户人家,散居各处。每年6至8月是这里的雨季,河水可淹至成年人大腿处,时有泥石流,让不少上学孩童望而却步。 为改善这一状况,“无止桥”团队在多数村民出入必经的猫耳菇和村小学所在的燕沟,分别修建了24米长和16米长的人行便桥。 水流清澈湍急,砌筑石块的铁丝网箱在河床里岿然伫立,簇新的钢板桥面和栏杆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上学的孩童、去镇上赶集或是到对岸种田的村民,络绎不绝。 这是第42座和第43座“无止桥”。 “无止,含有永无止境、源远流长之意。”活动创办人、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系教授吴恩融曾在接受港媒采访时表示,希望香港年轻人走出校园,不断加深对祖国内地特别是贫困偏远山区的认识,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贡献社会。 胼手胝足、从零开始建造一座桥,并不容易。谢家村项目确立后,今年3月、5月和6月,“无止桥”团队里的两地学生先后3次造访这个距离省会贵阳8小时山路车程的村庄,针对桥点、村落和民生进行详细调研。 调研报告上,从黄沙、水泥、钢筋的用量及报价,到挖掘机、抽水泵、运输卡车的租借雇佣,从地形测绘到工期估算,从食宿安置到接机、进村方案,精细无遗。 “很锻炼能力,更铸就友情。”担任领队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系大五男生雷浩说,一次次村户走访,一遍遍细节修订……两地年轻人迅速从陌生到熟悉,“微信群里南腔北调的‘争执’,回想起来很有趣”。 7月,基础施工完成,埋入河床的桥墩准备就绪。1个月后,参加主体施工的“大部队”来到谢家村,其中来自香港的志愿者约50人。 石俊雄说,在谢家村的7天无比充实。白天,跟着建筑学专业的伙伴们边学边做,选材、准备构件、安装桥梁;晚上,两地年轻人一起在村小学“打地铺”,交流施工心得,互相提醒注意事项。 “当我面临挫折,总能得到热心指导和协助,团队成员齐心合力解决难题的感觉很好。”他说。 日晒雨淋,没有一丝抱怨;多天无法洗澡、饭菜简单粗糙,也开始慢慢适应。“团队里很难分清谁是香港学生、谁是内地学生。”雷浩说,“不止是一样被晒得黑黝黝的肤色,大家心里那股劲儿也是一样的,都想尽善尽美完成项目。” 19岁的林凯盈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护理专业。虽然是女孩,她仍报名参加了施工组。“流过的汗、出过的力,当看到竣工后小孩子高兴地在桥上跑来跑去,就觉得一切都值了。”她说。 农村给了青年学生一种“第二个世界”的新鲜认知。青翠山谷里的层层梯田,夜幕低垂时的浩瀚星空;村干部的爽快直率,村民的淳朴友善,还有孩子们灿烂纯真的笑容,都让这些来自城市的年轻人印象深刻。 “就像拼命奔跑中放慢步伐,发现了简单朴素的快乐。”林凯盈说,“这或多或少改变了我的价值观,让我发现自己的渺小和世界的宏大。” 谢家村项目包括一个由3所中学18名师生组成的香港中学生团队。他们负责举办“小学活动日”,与当地孩童游戏互动,传授牙齿健康、食水卫生等生活常识。 16岁的圣公会何明华会督中学高二学生萧俊杰是其中一员。短短7天,他与领队雷浩结下深厚友谊。“回香港后,俊杰仍每天跟我发送微信语音,隔三差五视频聊天。”雷浩笑着说,“他说内地农村完全不像一些香港媒体报道的那样,而且内地人很好相处,特别希望下次还有机会参加活动。” 一座桥、两座桥……“无止桥”首尾相连、年年传承。年轻人踏桥而上,走进广袤的西部腹地,用“5分钟身临其境胜过50分钟课堂讲授”的身体力行,认识和改变着祖国内地的农村。 自2007年“无止桥”慈善基金成立以来,已有3000多名香港和内地青年学生成为志愿者,他们修建的网箱桥、夯土民房和所做的一系列民生改善工作,惠及甘肃、陕西、云南、四川、安徽等地村民5.2万多人次。 “‘无止桥’联系内地与香港、城市与乡村、人与自然,是和谐共济、永续发展的象征。它有利于村民、有利于教育、有利于环境。”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赵晖说。 去年7月出版的“无止桥”义工感想集《来自远方的呼唤》里,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写道:“这是最好的国民教育。” 林凯盈说,桥是真真切切的存在,“即使我们离开了,桥仍表达着我们的祝福,把我们和山村联系在一起,这是永久的心灵之桥”。 |